方儉專欄:大家一起學用電

方儉    2016年11月01日 07:00:00

我們每天都在用電,現在更是無時無刻都看電有關,但是我們了解電嗎?我們知道用電的倫理嗎?現在又要修正《電業法》,又會和我們產生什麼關係?



 



為什麼我要鼓足最大的勇氣,跳出來成立「公民電力公司」,即使許多人都認為電是政府的事,為什麼一個老百姓要「搶政府的生意」?



 



在此藉「上報」的一角,來剖析電,系統性的分享電的問題,以及建立電的世代倫理。



 



電,一個看不到,又摸不得的東西,英文power,是權力的意思,希臘字源是electricus,乃是「琥珀」,因為琥珀是最早被發現會產生靜電,吸引物體的現象。



 



直到今天,電成為現代人類不可或缺的「東西」,然而因為台灣多年來電力都是被政府控制的「戰略物資」,一般人更是碰不得,而且1970年代台灣為了核子武器而引進核電廠,表面是提供電能,但骨子裡是為了原子彈的原料,電更成為了禁忌中的禁忌。



 



當電成為經濟、社會最重要的資源時,政治力當然會介入,電和權力是無法分割的。我敢說,有一天我們可能可以不再用石化燃料,但是我們不可能不用電,所以石油世紀結束,仍然還有千百年的電的世紀。



 



我相信每個人對電都有些特殊經驗,就先來說說我的吧。



 



小時候住眷村,電非常有限,而且昂貴,我的外公是空軍通訊兵,經常看到拉電線、電話線,所以從小也對電有所了解,從小家中有電視、冰箱,在當時被認為是「家境良好」的象徵。10歲前最深刻的印象是有人因為偷電,造成火災,差一點燒到我家。



 



長大後,讓我最深刻的事,是1980年初,在東海大學谷音話劇社時,找了住在逢甲大學附近老兵出身的李東山來弄燈光音響,這位先生很厲害,他不用電表,用手指頭就能分得出地線、火線,110伏,還是220伏,他也讓我試一試,我試了兩次,就不太想學了,被電的感覺實在不太好受,雖然明知碰一下電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心中的恐懼感還是很難克服。(聽說李東山的燈光音響還在台中開業,只是已經傳給了他的兒子)



 



人不斷學習,不斷要克服恐懼,今天我要「開電力公司」,就想到「李東山」30多年前教我的:別怕,多試幾次就會了。



 



※作者為公民電力公司發起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