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說「葛來儀有特定立場」的柯文哲又破功了

李濠仲    2023年05月30日 07:00:00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長期研究美中台地緣政治,無論在學界、智庫、輿論界都很活耀,近日她提到「(北京)傾向支持擔任台北市長期間曾透過雙城論壇與中方往來過的柯文哲」,柯文哲據此表示,他解讀葛來儀的話,就是「在所有參選人當中,柯文哲是最能夠與中、美兩邊都能夠溝通的人」。葛來儀立刻透過中央社和個人推特批評柯文哲扭曲她的文字,澄清自己「未說出或暗示柯文哲是最能與中國溝通的人」,並說柯文哲不誠實。繼之,柯文哲再指葛來儀「如此氣急敗壞…表示她有什麼特定立場。」



 



葛來儀研究中國30餘年,自有判斷,但台灣一方,其實也分析了葛來儀至少一、二十年。稍事理解即知葛來儀,一,根據前言、後語,她的確未暗示柯文哲是最能與中國溝通的人。二,她不是在「抹紅柯文哲」。且一、二還是互斥的。「一」的部分是認為中國屬意誰是「正數」(對總統大選),「二」的部分則認為中國屬意誰是「負數」。而無論一、二,皆是台灣內部政治慣性推敲,但對葛來儀來說,確實只是在「平舖直述」回答「此次總統大選,中國較屬意哪位參選人」這個問題。



 



 






 



 



當葛來儀說賴清德過去被認為屬於黨內較激進派,發言讓北京緊張時,外界並沒有什麼反應。因為,這不就是常識而已?且任誰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應該都會讓北京緊張。關於侯友宜,葛來儀認為中國對他不甚熟悉,會對他感到不安,因為他是本土台灣人,會讓對岸聯想到李登輝。關於這點,可能因為葛來儀思考太跳躍,外界也沒什麼感覺,因為誰會因為侯友宜是本土台灣人,就把他聯想到李登輝?如果看到侯友宜就想到李登輝,他今天的支持度恐怕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葛來儀的發言就是「個人判斷」。她的發言可以參考或不以為意,葛來儀最介意的,在於她的話被柯文哲移用解讀為「對自己的正面肯定」,柯文哲有權如此解讀,但葛來儀當然也有權利「氣急敗壞」強調自己不是在替柯文哲背書。



 



至於葛來儀的發言,重點可能並不在她「什麼立場」。身為學者,她一直有她個人關於人、時、地的觀察判斷。比方說最近一次蔡英文過境加州和麥卡錫會面,她就絕對不是「看好的一方」,還曾警告:「雖然蔡總統的美國行是為了避免麥卡錫訪台,刺激中共,但倘若此次過境不妥善處理,中方最後仍可能高調展現軍力,美中之間將產生更多摩擦…」這是在反對民進黨?



 



去年裴洛西訪台,葛來儀更曾在《紐約時報》和另一位智庫研究員共同發表文章,標題為:「裴洛西的台灣之行太危險了」,內文並批評拜登政府把「戰略模糊」讓位給「戰略混亂」,破壞了幾十年來維持和平所精心設計的政策…。那麼,這是不是在呼應疑美論?



 



一月初,葛來儀在美國一外交議題PODCAST上說:「國民黨有可能重新掌權…他們的政黨主張恢復與中國對話,並試圖和平處理分歧。這可能會降低北京對獨立可能性的警覺,由此降低了其對台使用武力的擔憂…所以,我認為這(台灣領導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量,它可以決定未來衝突風險演變方式,以及美中台關係在未來幾年的走向…」這樣說就是在支持國民黨?



 



另外,她曾說:「我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會出面保衛台灣…因為台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fully democratic government.),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從專制政府過渡到完全民主政府的地方之一…如果台灣被中國接管,會被日本視為生存威脅,美國如果袖手旁觀,日本可能會認為美國不是一個可靠的伙伴。如果我們(美國)沒有在台灣受到威脅時真正地保衛台灣,怎麼能說我們已經擴大了威懾力?所以我認為這是如果中國威脅進攻(台灣),美國可能會採取防禦措施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這一論述,是不是又貼近了民進黨?



 



葛來儀還說:「我不確定中國人是否真的願意讓他們的兒子(唯一的孩子)可能死於台灣戰爭。我認為,如果中國對台灣使用武力,中國領導人可能會擔心出現反華聯盟…還有潛在的經濟衰退…習近平可能會連任第四個任期,我只是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他已決定了『統一』是個人歷史遺產的必要部分…」這一分析是不是又會惹中國不開心?



 



可以理解,葛來儀分析美中台關係變化自有依據,但未必是出於「立場」,她或許是台灣最熟悉的美國亞太地緣政治專家,縱有權威,卻也不代表她掌握了全局,相信她自己也從不認為自己不容挑戰。她支持台灣的民主和批評中國的獨裁則是一致的,只是有些發言有利國民黨,有些有利民進黨,有些是批判中國,有些是批判美國。對於葛來儀這類美國學者的對台分析,你可以作為依據,也可以提出反證,而無須將她視為另一種政客變形,以為不是挺你就是反你。柯文哲指涉葛來儀「有特定立場」,這是柯式語錄過去就經常出現的制式反射,例如他曾說葛來儀「愈來愈像綠營側翼」。當下,只能說柯文哲前段時間欲圖塑造「八風吹不動」的格局形象,在和葛來儀的一來一往中,很快又變回自己。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