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誠專欄:從「裴洛西陷阱」看美國對中國的「雙軌戰略」──「誘戰」與「慢死」策略

宋國誠    2022年08月02日 07:00:00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不來台灣?已成為近日國際社會高談熱議的焦點。如果裴洛西訪台成真,不僅將改變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未來格局,牽動台灣安全局勢的震盪,也是美國對中共一次戰略設局的成功演練。



 



「裴洛西訪台」是一個「修昔底德陷阱」



 



從戰略設計來看,「裴洛西訪台事件」極可能是美國精心設計的一個「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國對中國採取「雙軌戰略」(第一軌)的外交布局。「修昔底德陷阱」是一個專有名詞,用來形容一個新興強權和既有強權處於「企圖取代/不被取代」的安全困境中,因為戰略互疑的不斷加深,軍備競賽的不斷升級,最終不可避免走向戰爭。



 



至於所謂「雙軌戰略」是指美國表面上向中國宣稱,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與中國打冷戰,美國不改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美中關係「有競爭也有合作」……等等,實際上,這是一種「安慰戰略」,一種煙幕彈;但是在私底下,美國不僅逐漸完善一傘圍堵中國的「印太戰略區域鏈」,不是「島鏈」,而是網狀的「區域鏈」,甚至包括醞釀建構「印太北約」,對中國進行一種「無縫圍堵」和「極限施壓」,而且還通過制定一些高階法案,在科技領域,特別在戰略資源的供應鏈方面,緊緊地掐住中國的脖子。



 



不看熱鬧看門道:如何看待「裴洛西陷阱」?



 



在國際政治上,看待一個外交事件,可以採取:前因→時機→事件→後果的「運動軌跡」來看待,也就是一個「事件」在什麼時空背景下基於什麼前因和可預見的後果被發生了。



 



前因:美國已經無法忍受中共



 



近期以來,中共至少有三項做法,把美國給氣到了!



 



一是,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中國一直暗中抵銷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



 



二是,在南海上與美國軍艦對峙,甚至採取「危險驅離」的挑釁,而且還對加拿大、澳洲的軍機進行危險逼近。



 



三是,中共宣布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中國對台灣海峽具有管轄權,公然與美國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政策相對抗。



 





中共要召開「北戴河會議」和20大,內部情勢緊張,無法應對外部事務。(美聯社)


 



時空:中共環境不佳



 



美國在時空環境(時機)的判斷上,認為中共存在三個棘手問題,使得美國覺得此刻已經可以出手:



 



一是,習近平的動態清零政策引起廣泛的社會不滿。



 



二是,中共的經濟下滑,總體經濟環境惡化,即使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無法挽救。



 



三是,中共要召開「北戴河會議」和20大,內部情勢緊張,無法應對外部事務。



 



事件:裴洛西訪台



 



在前述的「前因」與「時機」之下,裴洛西訪台事件發生了。這意謂美國早已規劃了雙軌戰略之一的「誘戰策略」。



 



後果:實戰演練和極限施壓



 



在這種「誘戰策略」和「極限施壓」的雙重作用之下,中共的民族主義鷹派被激發和誘導出來,美國就在早已萬全準備之下,與中共進行了一場區域戰爭。



 



「誘戰策略」下美國如何獲利?



 



如果這個結果發生,也就是因為「裴洛西事件」而引誘中共主動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無論衝突的大小如何,那麼美國至少就可以獲得「兩個收益」和「兩個部署」:



 



兩個收益:



 



1,證明美國具有運用軍事能力與政治決心捍衛亞洲盟友的能力。



 



2,美國的「反中情緒」大漲,民主黨可以收割期中選舉的戰果。



 





美國並不是在一次「熱戰」中主動求戰,而是「被動迎戰」,也就是「讓你逼我開戰」。(美聯社)


 



兩個部署:



 



1,美國採取「一個台灣,各自表述」的方式,也就是中共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說「台灣是一個自治島嶼(self-governing island)」,然後將美台關係拉抬到「最高級的準官方關係」;目前在美國國會審議的「台灣政策法」,就是這一佈署的證明。



 



2,美國開始構築「印太北約」戰略框架,聯合印太盟友與北約成員,例如德國將在8月份與印太四個國家進行一場「疾風亞洲」(Rapid Pacific 2022)的聯合軍演,例如美國決定明年在亞洲部署一個「多領域特遣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MDTF),全面性的對中共進行一種「無縫圍堵」。



 



什麼是美國的「雙軌戰略」:讓你逼我開戰



 



美國或許已經體認到「美中終須一戰」,特別是認定中共必將武力侵略台灣。雖然美國一再規勸中國,不要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不要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但無論怎麼說、怎麼講,中共就是「頑石不點頭」;所以,既然胡蘿蔔不管用,那就打棍棒。美國已經看出中共所謂「反應式強硬」(reactive assertiveness)─利用(他國)在爭議地區可見的挑釁,以強硬的反制手段將現狀改變得對自己有利」的虛假性與空洞性,所以美國認為晚打不如早打,趁中共還處於羽翼未豐之際,徹底壓制中國。



 



然而,美國並不是在一次「熱戰」中主動求戰,而是「被動迎戰」,也就是「讓你逼我開戰」;美國深知,中國正處於一種「歇斯底里的民族主義亢奮」之中,非常好戰,也非常容易引誘;但人們一般以為,解放軍很好戰,但實際上美軍更好戰。所以美國的策略是在中共前面挖一個「修昔底徳陷阱」,讓中共在一片狂熱之中跳入陷阱。這次裴洛西訪台,就是一個「修昔底徳陷阱」,誘使中國向美國進行軍事冒險,美國就可以取得正當的理由向中共開戰。



 





美軍卡爾文森號、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取自美軍第7艦隊臉書)


 



美國運用高端手段「慢死中國」



 



「雙軌戰略」的第二軌就是慢死策略。從美國開始對中共打貿易戰到「美國競爭法」,再到最近的「晶片法」,都不是一種「速戰速決」的方法,而是一種溫水煮蛙、勒脖窒息的策略,也就是通過一種「高端競爭」來慢死中國。



 



只要美國不願台灣這一「不沈的航空母艦」落入中共手中,以致於在中共佔領台灣之後可以部署長程飛彈直接攻擊美國,美國就會不斷設計這種「修昔底徳陷阱」,誘使中共內部的鷹派將整個中國推入這一巨大的陷阱中。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