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藉「紐約市長」看柯文哲的問題

李濠仲    2022年10月20日 07:00:00

去年11月,向來十分自負的紐約市民,以超過七成的支持度(得票率)選出紐約市史上第二位非洲裔市長亞當斯,在上一任市長白思豪狼狽下台後,亞當斯被寄予厚望,期待他能收拾同黨同志留下的爛攤子。但亞當斯的「蜜月期」超短,半年內他的施政滿意度就跌到三成以下。犯罪問題深深困擾著他,有70%的紐約人甚至覺得現在這座城市的安全感,還低於covid-19大流行之前。不過,抱怨歸抱怨,弔詭的是,仍有半數民眾表示欣賞亞當斯的行事風格。



 



相較過去多屬白人當政的紐約,亞當斯發跡背景則充滿非典型勵志性。他出生皇后區貧困家庭,父母都是底層勞動者,他自己曾誤入黑幫,有非法入侵民宅的記錄,直到痛改前非,投身紐約市警察局,人生才出現轉折。之後再當選紐約州參議員,選上市長前,他是廣受媒體青睞的布魯克林區區長。在擁有多元族裔的紐約市,他簡直是「紐約夢」的標竿,甚至他靠吃素戰勝糖尿病也都能不斷被傳誦褒揚。



 



但這樣的資歷卻未必代表他就駕馭得了紐約。上任之初,他信誓旦旦要打擊犯罪,重塑紐約公共安全,結果在最近一次民調中,「紐約犯罪率」就是讓他提早結束當選蜜月期的最主要原因。曾經一個月內,紐約市民就目睹了11個月大的嬰兒在一場槍戰交火中被擊中臉頰;19歲的漢堡王員工被搶匪殺害;兩名警察死於暴徒槍下;然後是日落公園槍擊案,之後是Q線地鐵槍擊案,再來還有布魯克林隨機殺人事件。雖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亞當斯的魄力和能力,顯然追不上現況。



 



亞當斯在壓力之下,一度打算重拾紐約市90年代,由前市長朱利安尼大力推廣的「破窗效應」。「破窗效應」的關鍵就是將警力大量投入於遏制輕微犯罪(如破壞公物、公共飲酒和逃票),以形塑出社會有秩序、有法制的氛圍,從而防止更嚴重的犯罪,當年紐約治安確實因此明顯得到改善。但此一時、彼一時,亞當斯的「破窗」立刻引來種族歧視質疑,因為警察逮捕的微罪犯者,有高達91%是非白人。紐約人不耐犯罪,對族裔問題更敏感,亞當斯的「破窗」很快就不了了之。



 



但犯罪僅是紐約盤根錯節市政的一環,身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著最綿密的地鐵和下水道系統,最複雜的族裔結構,最高密度的人口,以及遊民、貧窮等問題,更別說近期極度惱人的城市鼠患,相較其他城市,「紐約市長」其實更需要具備高超本事,更必須心無旁鶩,他在辦公室踩飛輪的畫面也許可以讓人覺得親民,回到硬碰硬的市政表現,他的評價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高系統化加高意識型態等於三流市長」快成了紐約的宿命。(攝影:李濠仲)


 



話說回來,為什麼走了一個以超低民調作收的前市長白思豪,紐約市民卻又再把城市治理交給一個話題性高卻能力堪慮的市長?儘管「能力不佳」多屬後見之明,是選民投票時的非戰之罪,不過,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紐約選民的集體政治意識形態,早在選舉之前,就已相當程度替紐約市長做出了明確的篩選。就以最近20年來看,紐約市不僅長期屬於民主黨票倉,2000年以後,民主黨的支持者更穩定占有七成以上,也就是說,只要誰能贏得民主黨初選,誰就幾乎篤定當選市長。



 



因而,紐約客其實多半都只是在民主黨內挑人,這也讓當選市長者先天上就少了一大半來自他黨的威脅,政治人物(政黨)一旦失去外部刺激,個人(政黨)「進化」恐怕就會很緩慢,紐約市的高速運轉,很多時候卻等不及新市長做中學習,遑論擺明騎驢找馬。以紐約市的氣氛,確實是「政治意識」先行(民主黨),繼之才看候選人是誰,偏偏市政直接牽涉諸多民生細節,而民生細節是否上軌道,完全有仰賴市長的能力和條件。所以,紐約人若運氣好,選出了政治意識相符,能力條件又能匹配市政的人,日子就很好過,假若力有未逮,就會出現今天這樣的現象,即有50%的民眾認同市長行事作風,卻同時有65%的民眾不滿意他的施政表現。



 



紐約風華百年,確實已是一座高度系統化的城市,縱有枝節錯誤也無傷大雅,畢竟相較其他城市,紐約仍處於高點,至於市長的作用,就是當系統或SOP過時失靈,能立刻找到改善之道,又或者有本事創造出更好的操作模式。前市長白思豪明明曾經廣受歡迎,大疫之下,能力露餡後民調就一噘不振,愈想力挽狂瀾,愈被批評譁眾取寵,道理就在這裡。



 



另一方面,當「僵固系統加上僵固意識型態得出三流市長」眼看快成了紐約的宿命,於是便愈來愈少人認為「紐約市長」會是美國總統的跳板,一旦忽略市政治理邏輯,而傾向拍腦袋想到好點子,根本應付不了紐約的複雜度,應付不來,就是低民調,低民調一放到全國,誰管你貴為「紐約市長」。白思豪當初靠罵川普、罵聯邦,替自己匯聚不小聲量,結果個人市政離離落落,最後以史上最低民調市長之名下台。亞當斯上任,沒有川普可以罵,沒有聯邦可以較勁(都是同黨),一時三刻他也沒有要選總統,這對他來說或許才是有利因素,因為這可能會讓他真正專心市政,然後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畢竟他首任初期的低民調,和白思豪離任的低民調意義不同,他仍大有可為,白思豪現在則一舉手、一投足,永遠有一半以上的人當他是笑話。柯文哲之於台北市,是有紐約的影子。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