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專欄:陷在降關稅舊思維會卡住台灣貿易

蔡明芳    2022年06月12日 07:00:00

本月一日台灣與美國政府共同宣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the 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該倡議的內容包含;一、貿易便捷化;二、法規訂定原則;三、農業;四、反貪污;五、協助中小企業貿易;六、掌握數位貿易所帶來的利益;七、推廣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八、支持環境及氣候行動;九、標準;十、國營事業;十一、非市場政策及做法等11項子題。此倡議所關心的議題,與過去全球化所聚焦的關稅降低有很大的不同,台美在上述議題的合作也表示我國政府經貿的思維已與過去有所差異。



 



把自由貿易簡化為降低關稅的當頭棒喝



 



台灣過去在與中國進行ECFA談判時,當時政府面臨國內有不同意見時,即以韓國與中國已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若台灣沒有與中國洽簽ECFA,則台灣廠商在中國的競爭力則會大幅落後韓國廠商。在面臨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RCEP生效時,國內有許多學者也認為台灣廠商在東南亞的外銷市場將會因為需要支付較高關稅而面臨萎縮。在美國基於不公平貿易而對中國產品課徵大幅關稅時,對許多將自由貿易簡化為降低關稅的論述者而言更是當頭棒喝,國內也有許多輿論認為台灣將成為美中貿易衝突的受害者,然而,在美國追求公平貿易的目標下,台灣反而因為安全與可信賴的貿易夥伴而讓大批台商回國投資,進而創造更多的出口動能,這也是台灣對中國的出口金額創新高的主因。



 



事實上,不僅對於中國,台灣對美國、日本與歐盟的出口均不斷增加,台商回台投資扮演關鍵的角色。若台灣的廠商仍停留在過去降低生產成本的生產模式,要在此波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中回到台灣投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讓台灣擺脫惟降低關稅的思維



 



除了廠商要盡力擺脫降低成本為獲利動能的思維外,政府在與外國簽訂相關經濟與貿易協定的思維也應減少惟降低關稅的思維。包含中國對香港治理態度的轉變、強迫勞動的新疆棉花事件或技術竊取等中國近年來促使民主國家降低與中國經貿往來的事件,都並非來自原中國生產成本的增加,而是來自於中國對市場經濟制度的破壞以及採取不合理的降低成本手段所致。



 



上述中國引起民主國家群起抗議的行為就是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所要進一步談判討論的內容。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所關注的11項子題也多是目前台灣欲申請加入的CPTPP中,未來台灣與各會員國所需要談判的議題。因此,若台灣可以提早與美國在上述議題上有更多的溝通,可讓台灣的產業思維與先進國家更接近,進而讓台灣與先進國家的經貿關係更為緊密。。



 



最後,在我國已提出淨零轉型路徑之際,唯有擺脫降低關稅的經貿思維,降低生產製造對環境的破壞,改善勞動環境與完善數位貿易所需要的環境,才可以讓更多台灣企業具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我國的國際經貿地位。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