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傑專欄:病毒的命名權與國際格局變化

梁文傑    2020年04月02日 07:00:00

隨著疫情發展的腳步不同,國際格局在短短兩個月內從中國一面倒挨打,到現在開始往中國傾斜。歐盟連共同抗疫的對策都沒有,美國各州各吹各調,川普表現左支右絀,中國則是一副世界救主的模樣。局勢的變化從「新冠病毒」、「武漢病毒」還是「中國病毒」的命名權之爭可見端倪。



 



傳染病的命名通常是按照疫情最早爆發地的地名。「伊波拉病毒」以剛果的伊波拉河命名,1976年首次爆發的部落就在此地;1994年發現的「亨德拉病毒」是以澳洲布里斯本亨德拉地區為名;1998年爆發的「立百病毒」是以馬來西亞的立百新村為名;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是以最早爆發的中東地區為名。所以就算WHO給的正式名稱是Covid-19,在一般口語和媒體上把這次的肺炎稱為「武漢肺炎」也沒有什麼錯。「武漢病毒」(Wuhan Virus)就和「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一樣,就只是單純地指出疫情最早爆發的地方。



 



疫情的爆發地不等於病毒的原生地。在過去,許多病毒早就隨著候鳥和蝙蝠大範圍地來去,在哪裏爆發不過是機率問題。而在全球化時代,病毒更能坐著飛機在24小時內到達世界任何角落。例如當年愛滋病雖然在美國最早爆發,真正的源頭卻追溯到喀麥隆的東南地區,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也不是源於西班牙,反而是赴歐作戰的美國大兵,所以中國大可不必對「武漢」二字神經過敏,只要靜待科學證據說話即可。



 



倒是川普一再以「中國病毒」想挑起美國人仇中的情緒,這就有大力反對的必要。川普的說法引起美國亞裔不分族群的批評,因為大家都知道仇中情緒一起,所有亞裔人種都會跟倒楣。台灣人一樣是黑頭髮黃皮膚,在這一點上應該站在一塊。



 



命名一向是有權力者的特權,無權力者只有被命名的份。川普稱「中國病毒」當然是一種以我為尊的自大心態。但隨著美國對中國的口罩、呼吸器、防護衣的需求越來越大,川普在3月23日與習近平通話後改口不再稱「中國病毒」,說這是為了保護美國的亞裔族群。這就看得出來,除非疫情迅速緩和,否則川普很難再和習近平互別苗頭,中美貿美不平衡的問題也將拋在腦後。



 



美國在這場抗疫戰中已經灰頭土臉,病毒怎麼叫只是在嘴巴上討便宜,意義不大。美國的強項向來在科技,現在只能靠疫苖和新藥的研發才能證明誰才是老大,川普也才有連任的機會。



 



※作者為台北市議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