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苗接種漸趨普及下,美國疫情終於得到緩和,此刻稍嚐瘟疫震撼的台灣人似乎很羨慕;但遙遠的西方過去18個月來風風雨雨,對知之者來說仍然記憶猶新,一場病毒風暴,不但損及人民健康和國家經濟,也同時衝擊著一地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其中最後者,尤其決定了你在艱困的當下怎麼過日子。
作家龍應台近日在臉書上寫了段和兒子關於疫情的對話。龍應台對兒子說:政府的混亂無能、欺騙、冷酷令人憤怒….台灣目前社會分裂呈現各說各話的情況…。然後,她住在德國的兒子回她:這裡(德國)一年半來都是這樣,而且每個人都說得頭頭是道。還直言「我們的耳朵已經聽得滿出油了。」
美國情況亦復如是,去年4月中每天開始出現上千百人死亡的時候,大家以為這就是地獄了,沒想到地獄往下走還有十八層。偏偏最為驚駭的一刻,又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因此在每天的疫情數據統計之外,還一併充斥著陰謀論和政治口水,政黨交相指責無一日清閒,真的是「我們的耳朵已經聽得滿出油了」。
麻煩的是,那時候常帶頭任性發脾氣的,就是站在防疫最前線,卻同時為了選舉焦頭爛額的川普。那天之前,《紐約時報》曾發功蒐集川普超過一萬則推特發文,經計算,發現他平均每九則就有一則不是在酸人就是在罵人。瘟疫之下,任誰很容易都會變得神經緊張,掌有權力且為問責對象的政客,如果承平時期就已口無遮攔,一旦突然面臨高壓情境,就算沒有變本加厲,也會更難管得住自己的嘴。川普就是這樣。
他的目標對象,經常是和他意見相左的白宮首席防疫顧問佛奇,有些話私下抱怨就算了,他卻屢屢公開斥責戰友,曾說「他們就是兩個(另一位為白宮防疫協調小組官員柏克斯)很愛自我推銷的人,只會掩飾自己的錯誤建議和直覺不準,還好他們的建議都被我推翻了」。
當川普發現佛奇在疫苗研發上得到讚許,於是馬上又公開酸「他(佛奇)改變了些作法,只是為了讓自己盡可能看起來表現得很優異而以」。接著,他對和佛奇站在同一陣線的柏克斯也很感冒,罵他「就是個騙子,可信度所剩無幾」。
當美國民眾愈是對佛奇的醫療專業表示尊敬,川普罵他罵得愈是難聽,像是「民眾已厭倦聽佛奇和那些白癡的話,佛奇是個災難,如果聽佛奇的話,就會死50萬人(美國超過60萬人死於疫情)。」「他(佛奇)很常上電視,他喜歡上電視我們就讓他上吧…」還有,就算不直接嗆,川普也是拐個彎罵佛奇,曾說,「我不想傷害他,因為他大約已經存在350年了(對佛奇漫長免疫專家職涯的不屑」。
苛薄寡恩一直都是川普受到批評的原因之一,去年3月美國已知躲不過全球疫情風暴,沒想到川普第一時間就表明:「我不會替疫情完全負責,因為我們早已針對一系列狀況制定相關規定和不同的規範」。意思是他已做了該做的事,而事實上路人皆知,那時的川普全心投入的唯有贏得總統大選。
除了佛奇之外,被川普掃到的還有多州州長,其中又以和紐約州州長古莫間的你來我往,讓他的支持度直接受到傷害。因為儘管接下來紐約瞬間成為全美疫情最嚴重的重災區,古莫獨有的「心靈防疫指揮官」特色,又更加折射出川普的巨嬰影子。
古莫雖位居紐約州州長之位,在民主黨內卻評價不高,能力平庸,連當時還看不出能和川普一較高下的拜登都比他孚眾望,疫情之前已被認為政治生涯接近尾聲。但在防疫期間,相較川普,古莫面對疫情的態度則顯得積極許多,對照其他州的指揮官,古莫的表現則又更為坦率且不失美式幽默,相當程度化解了紐約客的焦慮感,一時間不只紐約客每天盯著他召開的疫情簡報,他甚至一度成為美國社會疫情下的「首席心理治療師」。
雖然,和古莫也有競爭關係的紐約市長白思豪經常批評古莫只懂「微觀管理」,不知大開大闔大作戰,無論封城、停課、隔離,乃至之後的解封都是拖泥帶水,毫不果斷,但鎮日感受染疫威脅的紐約人,卻認為就是古莫不疾不徐的態度穩定了人心,至於老是表現出自己一副什麼都懂的白思豪(或川普),反倒沒有贏得民眾信任。白思豪幾度跳上火線想快刀斬亂麻,結果皆自陷疫情下不同團體、不同需求者的拉扯,多面不討好,惹得一身腥。而當時就算有評論者認為古莫不過是靠溫情演說擄獲人心,實際防疫成績一樣也是一蹋糊塗,但至少是個擅長「轉移指責的天才」,白思豪等,則無疑是擅長「招來指責的天才」。
川普那時開口閉口就是罵人,卻和監督者的批判目的不同,更多時候他純粹是要表現自己比任何人都厲害。但一場長達十多個月,廣及全球的疫情風暴,早已證明防疫技能並無所謂絕對的高低優劣,重點在確實執行了多少,在不同國家、城市,也會因客觀條件不一而有不一樣的效果。否則,美國也不會50個州,每位州長都覺得自己很行,結果全部淪陷,全球也不會罕見地同時有上百個國家陷入一樣的恐慌。
回過頭來看,美國一年多來,一些主事的指揮官們一邊防疫還要一邊喬扮政治評論員,費心對其他人指指點點,不僅短視而且不智,很多都是血淋淋的自亂陣腳。此外,古莫在紐約最危急的時候,縱然也常忍不住和川普槓上,但還是做到了和鄰近兩州(康乃狄克州、紐澤西州)的區域聯防,以結果論,或許終究抑制不了美東疫情擴散,但當時三州的居民至少看到各自州長難能可貴和睦防疫的一面,在情況糟到不能再糟時,大家煩悶的情緒不必再被政客的各有所圖撩撥心情。抗疫仰賴科學的地方很多,仰賴人性更多,在必然只能求得「慘勝」的防疫作戰下,科學精神很重要,但,病毒害人要深要淺,有時更取決一地珍稀的人文素養,而它也影響了一座城市或一個國家收拾殘局後會變成什麼樣。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