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州和加州15日同步宣告全面解除防疫禁令,明顯所見,就是主要商業活動恢復常態營業,這是兩州各自70%成年人口至少接種一劑疫苗後的成果。紐約中央公園特別為此舉辦慶祝活動,那確實是值得欣慰的一刻,尤其回顧過去18個月來生活上的顛簸艱辛,非常有苦盡甘來的味道。
病毒不僅造成美國人大量確診、死亡,也帶來大量失業。此外,猶記得當時「家人相約邊境」的一幕(因為封關,只能隔著邊境對望),還有確診隔離者不能親見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多少人聞之不心有戚戚。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調查,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美國成年人出現心理困擾的人數,比2018年多出了三倍以上。這些心理困擾,不光是對染疫有憂慮,更多的是一種被迫接受「防疫生活」的不適應。不適應在於,一時間家族成員,包括夫妻、孩子全部擠在同一室內進行遠距上班或上課,儘管親情可貴,但實際上經常是互為干擾,缺少過去一日短暫離合(各自上班、上學)的緩衝,家人摩擦日增,小孩尤其無辜受罪,最慘的是,諸多家暴安全網也在居家防疫下功能大失,讓不少受害人被迫得困在家中與施暴者共處一室。
接踵而來,「貧窮限制想像」一語成讖。當時美國「上流世界」或有家族可以將個人工作,甚至孩子線上學習的地點,一大票全部移到郊區的私人別墅,甚至還有孩子發現自己同學竟在遊艇上和大家一起聽課,視訊背景是海天一色的湛藍,不時還能聽到海浪拍打船身的嘩啦嘩啦聲,若對照原本就屬於貧窮線下的家庭,疫情之初,他們的孩子很多甚至連台像樣可以上網的電腦都沒有,遑論分析其線上學習效果。又或者,當口袋夠深的父母早已把孩子送進人數少、衛生好、師資佳的私立(貴族)學校就讀,光紐約州就至少有上百萬家庭還在仰賴公立學校提供場地發放每日救濟餐。
不過,過去一年多來,美國約莫仍有三分之一(一億人)民眾屬於相對「幸運」的一群。所謂幸運,主要是指在疫情衝擊下,當為數不少美容、美髮、復健、餐飲等必須與人近距離接觸的服務業,頓時因居家禁令而斷炊時,他們尚能以「居家上班」維持生計,同時不必冒著一定得外出工作的風險(醫護、賣場員工、大眾運輸從業)。回溯去年此時,全美經濟活動因防疫大規模停擺,失業率曾破紀錄達到14.7%,一片哀鴻遍野,疫情根本看不到盡頭,有多少人尤其禍不單行,染病、失業兩樣壞事一起遇上。在國家遭遇如此重大打擊下,那「三分之一」居家工作者所能做的,其實也不光是自力救濟而已,他們不必如醫護衝鋒陷陣,並且躲開了染疫之苦和死亡的遺憾,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突然丟了養家活口的工作。當時美國大幅受挫的經濟活動,確實是靠尚能居家工作的勞動人口維持了一定程度的動能,電商「國難財」就是這麼來的,一夕轉型主攻外送的餐飲業和超市等等,主要也是在服務他們。
歷經初期病毒肆虐的震撼,順利轉至居家工作者,則不光在食衣住行上相繼摸索出新常態的生活模式,甚至連育、樂內容也跟著做出變化,無法親赴棒球場、籃球場欣賞精采賽事,不能再去酒吧喝得爛醉,取而代之就是充分利用公家圖書館對外出借的數十萬冊館藏電子書,以及不斷權宜釋出的線上博物館、線上美術館、線上歌劇資源。居家禁令有時就像整人遊戲,迭有抱怨在所難免,但除此之外,面對病毒所帶來的生老病死問題,更多的人終究是咬著牙緩緩前行直到曙光乍現的一刻。縱然過程讓不少人身心俱疲,但如今重返紐約街頭,瘟疫對多數人來說,原來不過是一陣猛烈而清淡的強風吹過而已。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