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國文課」可改稱「中文課」

鄧鴻源    2023年12月21日 07:00:00

作家余杰說,〈燭之武退秦師〉的論述基本上是權謀術和厚黑學那一套,對戰爭的正義性並無論。與之相比,〈魯仲連義不帝秦〉更值得今天的中學生學習。該文指出,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秦國發動的戰爭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秦國是一個暴虐之國,如同今日的中國,所以這篇文章對台灣中學生認識中國,應會深有啟發。



 



余先生說得很對,不過目前許多台灣成年人都不喜歡看中國古文,何況年輕的中學生?與其讓學生讀古文,不如讓他們看新聞,然後請學生提出自己看法或批判,如此一來,學生可以學習很多好處:



 



1.了解時事報導之餘看人家怎麼寫文章,老師可協助分析。



 



2. 了解國內外大事,讓學生關心國家社會與世界大事。



 



3.目前社會有許多詐騙事件,讓學生知所警惕,以免受騙。



 



4.老師可要求學生發表對國內外大事的看法。



 



5. 每家報紙都有副刊,好文章很多,可讓學生觀摩。



 



此外,台灣有一位國寶漫畫家蔡志忠,將所有中國經典文學以漫畫畫出來,深入淺出又幽默,與其讀難懂的中國古文,不如看蔡志忠的漫畫,因為後者已經將中國四書五經等文學畫成漫畫,對白生動有趣,其實可以取代目前的國文教學。若能如此,相信許多人會愛上國文課,可能一學期就看完,不需要老師賣力解釋老半天。



 



以上才是寓教於樂的教法,可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比較容易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與社會不脫節。如此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余又說,〈諫逐客書〉是李斯謊話連篇的騙術,他因嫉妒而害死同門韓非,他本人哪有一點寬容之心?他崇尚嚴刑峻法,是導致暴虐的秦帝國滅亡的元兇之一,自己亦不得好死。這種人的文章有什麼學習的價值?難道要教導孩子們說謊?



 



也沒錯,區老師為何不敢批判兩蔣時代的野蠻教育政策?當年兩蔣的政治性文章都排在課本的第一頁,中學文言文一大堆,這些腐敗又邪惡文章,對學生的心智與品德有何幫助?



 



其它如諸葛亮的〈出師表〉也是腐敗文章之一,以前國府教育政策就是培養「忠君愛國」的順民,也沒想想老蔣的德行如何,值得國家主人們效忠嗎?畢竟他在中國與台灣不知幹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不是嗎?



 



筆者相信,愛因斯坦的「人類存在的目的」或陳之藩的「哲學家皇帝」等之類的白話文,應該才是對學生的心智與品德有幫助吧?



 



唐詩與宋詞,還有民國詩人如胡適與徐志摩的新詩,都寫得很棒,值得學生欣賞與觀摩,這些作品才能提升學生的心智與品德,而一些古文則否。



 



至於國文名稱也可以改成中文,否則國文給人家感覺怪怪的,畢竟日本只有國語課,沒有國文課,其它國家也一樣。以前威權時代才叫做國文,民主時代可取名中文或語文課。



 



以上是筆者對余杰看法的幾點補充,希望對台灣的語文教育有幫助,不再受綁於威權體制。



 



※作者為台大物理博士,大學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