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神話文言文僵化填鴨,救不了文學道德素養

陳昱名    2023年12月11日 00:00:00

日前有北一女國文教師在「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記者會上,怒批108課綱在國文課程中大量刪減文言文一事,筆者聞之,深覺該位老師實在搞錯當前課綱素養教學的目的,更不理解教學現場,學生之所以難以真正體會文章深意的問題,卻只是一昧地將過往填鴨式有教有考,就等於學生背到學到的執念與期待,放到現在講究多元跨域與素養教育的課綱之上,自然就看不見進步的意義,只剩舊有的習慣被摧毀的憤慨。



 



該位老師非常氣憤她所認為重要的古文被刪,卻不知,過往在以背誦填鴨式追求教學效率,並一併講求考試回答正確度的單一標準考試導向下的教育環境中,老師為績效不斷地灌輸單一而刻板的標準答案,學生也只能背誦威權官方給定的單一文章詮釋,考試也只會考有單一標準答案並符合官方意識形態的僵化考題,學生在背多分教育的單向灌輸下,一如戴上思想手銬腳鐐的八股文科舉一般,根本無法有欣賞文體、品味文意、甚至是多元深化延伸成自我人生哲學淬鍊的功能,而只能在錙銖必較的標準分數追逐中,成為拷貝各家參考題庫解題技巧的刷題機器。對刁鑽考試難題出處、出題老師為求題目鑑別度而不惜割裂經意、刻意截搭與全文宏旨相異之段落的文言文,多數在升學壓力消失後,反養壞了胃口而排斥,反而傷害了學子對文學的興趣。



 



當前的素養式課綱雖然文言比例相對減少,但實際上國民教育教材綱本能選取的文章數量本來就有限,古往今來許多經典名文本來就會成為遺珠之憾,但只要選其精粹能與當代生活解軌而必須者即可,真有興趣深耕者,可至大學研究所階段開放自由學習的研究範疇中鑽研也才比較有意義,而不至於在基礎上淺之時,涉略廣卻不精,反失其效。



 



現有課綱與多元生活需求和跨域溝通涵養接軌之文章增多,學子可以用比較貼近生活化的方式學習,白話文與當代作品更不見得就沒有道德教化與倫理品德意義,時代在變,文章主流的格式與文風也在變,本就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見文言文減少,即滑坡效應式地推測國家倫常滅亡之駭人聽聞誇大說法,實可以休矣!



 



※作者為大學教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