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為何中、韓古裝劇常互控抄襲

陳禹瑄    2023年02月12日 07:00:00

中國不注重智慧財產權,隨意將他人劇本偷竊後改標題以及人名拍攝,已經是常態,但每次中國只要拍攝古裝劇,幾乎都會出抄襲韓國的醜聞,也因此中國網民也故意挑韓劇的毛病,甚至炮製內容農場,指控韓國抄襲中國古裝劇而且抄襲的不像,比方韓國拍攝的仙俠劇《還魂》,被中國網民批評是抄襲中國的仙俠劇《將夜》,韓國則在差不多同時期也指控中國的《珍饈記》是抄襲《大長今》,本文不是要探討誰才是抄襲,因為中國抄襲他人且品質低劣的記錄頻頻,我們就以《為何韓國影劇常被中國抄襲》探討這種現象。



 



因為朝鮮從古代就在典章制度層面廣受中國影響,所以連中國中央集權模式都被朝鮮學習起來,而這種文化到了朝鮮王朝時代就變成一種極致。中國的宮鬥劇以及所有古裝劇基本上都圍繞一件事情,也就是皇帝本身的權力,以上述例子來說,《大長今》以及中國的《珍饈記》,只是情節不一樣,但兩者都是通過一系列從底層慢慢爬上去變成皇帝身邊的寵愛之人(這邊的寵愛不一定是女性或者奸佞),宮鬥劇就更不用說了,其實就是誰獲得皇帝寵愛,誰就有更高的機率生下皇子。



 



上一篇《為何台灣的妖怪文化貼近日本而非中國》提到台灣和日本的妖怪以及鬼存在的模式,以及因為皇權不彰且統治中心薄弱,鬼怪文化盛行,而古朝鮮和古中國恰巧相反,朝鮮王朝甚至一度連小說都禁止,但依舊誕生了最著名的志怪小說《金鰲新話》,中國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清朝允許小說的存在,甚至出現中國最著名的志怪小說《聊齋誌異》,但實際上,不管哪一個都是為了回應現實政治與社會問題,韓國電影《與神同行》以及《屍戰朝鮮》就是這種模式。



 



抄襲韓國的古裝劇情節,除了因為韓劇近年在全球風靡以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朝鮮古代宮廷運作和中國古代的朝廷邏輯是比較相近的,要不然台灣和日本也拍了不少時代劇,中國就算不抄日本的起碼也可以抄襲台灣的時代劇,但實際上把台灣的時代劇內容攤開,完全無法套入中國的歷史,日本歷史又有大量的武士以及大名,這在中國壓根就不存在,但是韓國的歷史都和中國的歷史卻有許多可以相比的地方,所以韓國和中國互控對方抄襲,著作權和版權是一回事,但實際上古裝劇的抄襲和劇本的挪用,背後表示著這兩邊的歷史結構是很接近的,但可以這樣抄襲又不會太過脫離歷史的結構。



 



先前就曾經發生過,中國刻意拍一部台灣日治時代的時代劇,但裡面的人物別說日文不會講,連台語都不會說,刻意叫演員裝台灣口音說話,把二戰中國戰場的畫面全部搬到台灣日治時代裡面拍攝,台灣人的反應當然不會說是抄襲,完全是當成一場笑話去看,之所以要原創劇本,那是因為真要抄襲台灣的時代劇劇本,就算是清領時代,像斯卡羅裡面那種強而有力的閩客地方頭人自己如同一方之王依樣坐下來談判的畫面,在中國也是不存在的,換言之,牽扯到歷史,中國古裝劇抄襲韓國古裝劇,不但是一種爭議,也是兩國古代歷史政治結構運作相近的例證。



 



※作者為輔大歷史研究所碩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