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就是台灣話說的,「人面很闊」。其實,「闊」並「無三小路用」,不信?其實,你並不缺錢,你向你認為「很熟」的朋友借錢看看。先開高一點,借100萬,他一定說,唉唷,我沒有那麼多閒錢哪。好吧,那先借我 20 萬應急,他可能說,真不巧,最近我手頭正緊,股票輸很多或小孩要註冊等。由借錢的反應及金額的大小,你與他的交情有多深,馬上有個底子。
其實,商場上,對於往來客戶或供應商,我們也必須有「撇步」測試供應商對你的信任度及客戶能給的欠款額度。
猶太人外出應酬,多會帶著兒子參加,他的「人脈」立即可以轉嫁給第二代。
我兒子住在曼哈頓,小孫子四歲多,上幼稚園,一年五萬多美元,嚇死人!對,嚇死人,比州立大學還貴。不但貴,還要面試父母,條件嚴苛,很難擠入。
這是一所私立學校,由幼稚園到高中,猶太人阿德勒 Felix Adler 創立的,已有約150 歷史,學生大多數都是猶太人。他們時常有家長會,因為,能付這麼高學費的人,大都來頭不小。他們結合起來的「人脈」,力量可觀。這些人脈網絡,傳給他們的二代,有什麼問題,一通電話就解決了。
成功三要素:關係!關係!關係!
中國人不是常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不錯,問題是如何建立關係?
經營人脈三部曲,建立關係,深化關係,利用關係,前面已經談過。不再細說。
現在再來談談以前說過的成功三要素,知識,見識,膽識。尤其是見識!
猶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除了宗教的支柱,教育的培養,人脈的廣博等,他們能說多種語言,見多識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因素來自傳統,有些因素則來自不幸的歷史。為了存活,不得不四處尋求生機,學習當地語言,所以猶太人會多種語言的比例,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
我女兒在紐澤西的小學同學,不要說出國,絕大多數連緊鄰的紐約市都沒去過。有一次老師教到意大利的龐貝Pompeii,老師問誰去過?只有我女兒舉手,回來得意洋洋。
一般美國人多是如此,沒有機會見識世界。
知識是專家把過去的經驗,歸納為系統的理論。如果沒有把知識實際體驗或應用,只是拾人牙慧。沒有知識為底氣的見識,也多是浮光掠影的膚淺印象,空泛不存,形塑不出什麼深度見解。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觀光就是觀光,走走看看,那麼累幹嘛?你如果要當大部分的人之一,我沒意見。畢竟,人各有志。
旅遊之前先作功課,否則,只是打卡,沒有增加見識。如果你想脫穎而出,不要一般見識,那可能要勤讀書,多旅遊,累積知識與見識,加上冥思,才能轉化並內化為你的獨特思維。長期下來,成為慣性。
書上的巴黎香榭大道,羅浮宮,圖文並茂,畢竟霧裏看花隔層紗,無感,親眼目睹,感覺完全不同。
問題是,世界這麼大,要從那裡看起?個人認為,隨緣。有機會到那,行李拎著就走。如能先作功課更好,到時馬上進入狀況。不過,有人作了功課,並沒用心,好像為了應付考試,考完就忘了。
10 多年前,我們 34 個人去土耳其旅遊15 天,個個都是飽學之士,包括前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長鄭天佐等。一位醫生,行前花了很多時間,找了很多資料,匯整成冊,人手一本。在車上,大家請他作一簡介,吞吞吐吐,因為,他只作收集,並沒有吸收,講不出任何內容。
土耳其是旅遊必去之地。1453 年,鄂圖曼西突厥烏古斯人攻克基督教大本營康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olis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的新都),更名為伊斯坦堡 İstanbul,定為鄂圖曼帝國 Ottoman Empire 的首都,並把基督敎堂改建為伊斯蘭清真寺,最著名的是有 1500 年歷史,拜占庭的建築代表聖蘇菲亞 Hagia Sophia 大教堂。伊斯坦堡在博斯普魯斯 Bosporus 海濱,景色綺麗,沿岸都是豪宅。
托普卡匹皇宮 Topkapı 已改造成各種主題的博物館,如武器館,珠寶館,伙食館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海事館。阿拉伯人精於天文,航海,製作各種儀器,難怪他們能橫行世界 500 年。連西方第一個到達印度的葡萄牙人達伽瑪Vasco da Gama,由非洲的莫三鼻各Moçambique 橫渡印度洋,也要請阿拉伯人領航,他們在第一世紀就曉得季風。
大家都聽過木馬屠城記的故事,這來自荷馬 Homer (希臘詩人) 的史詩,原本以為是虛構的故事,1871年 (德國成立那一年),考古學者施利曼 Heinrich Schliemann 才挖掘出特洛伊城 Troy 的遺址,在伊斯坦堡南部,確認是史實。
特洛伊城南邊的伊茲密爾 İzmir,是聖經上的一個重要古城。另有卡帕多西亞Capadocia ,奇岩絕景,據說岩洞內可容三萬多人,四通八達,巧奪天工。伊斯蘭教蘇菲派神秘主義詩人魯米 Rumi 的故鄉科尼亞 Konya ,當然不容錯過。
個人認為,對古文明有興趣的人,埃及是首選。雖然,蘇美文明 Sumer (兩河流域美索布達米亞最早的文明) 可能比埃及文明早約 300 年,但是,蘇美文明幾乎沒有留存,而埃及文明的金字塔,人面獅身像,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巨石彫像,阿布辛貝 Abu Simbel 神殿等,都仍活生生的擺在你的眼前。你甚至可以鑽進金字塔地底,進入阿布辛貝神廟內。每一件都不可思議,震驚,讚嘆,任何字眼,都無法形容那一刻的感受。
仰望阿布辛貝神殿,比金字塔更令人驚心動魄!
而埃及博物館的圖坦卡門Tutankhamun 的黃金面具,黃金涼鞋,黃金寶石座椅,黃金土耳其石加珊瑚的超大項鍊,折疊行軍床,九架馬車 Chariot (一如你在電影賓漢 Ben Hur 看到的),簽公文的象牙筆,內衣褲等,除了驚嚇顫慄,還有滿腦疑惑?怎麼三千多年前就有這種科技?
譬如,當時尚無鐵器,而珊瑚硬度只有3.5 ,非常脆弱,怎麼穿孔成耳環?折疊行軍床的鉸鍊 Hinge,怎麼製作?假髮呢?這是近代科技產品,而埃及人4000 多年前就會製造。
木乃伊呢?全身必須絕對乾燥。腦髓怎麼處理?我請一位英國牛津大學埃及學博士當導遊,他說,先用沙紙草Papyrus (軟性又有點硬度) 由鼻孔清出大部分,再灌進水銀 (水銀可以分開,也可以聚集。我也去過秦始皇陵寢,地底也是水銀),然後用吸管大力吸出,乾乾淨淨,每個細節都是學問。
我們用的紙,英文叫 Paper,就是由紙沙草Papyrus 演化來的。那之前,西方國家多是寫在特製的羊皮Parchment 上,由帕加馬人 Pergamon 發明的。太貴又不便攜帶,後來被沙草紙取代。
我去過佩加蒙 Pergamon 王國遺址,在今天土耳其安納托里亞 Anatolia 附近。
埃及托勒密 Ptolemaic 時期,亞歷山卓Alexandria 圖書館為當年藏書最多的,佩加蒙王國 Pergamon,立願超過亞歷山卓。
埃及知道後,禁止莎草紙出口,來源被切斷之後,佩加蒙因此研發羊皮紙Parchment。
我們必須感謝拿破崙,因為他在 1798年進軍埃及,在亞歷山大城附近的羅塞塔 Rosetta 找到一塊石碑,上面刻有三種文字,古希臘文,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通俗文,1822 年,法國語文學家商博良 Champollion 破譯,才有所謂的埃及學,朝代,紀元,法老王名字等,清清楚楚。後來,法國敗給英國,這塊巨石被英國人拿走,擺在大英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寳,排隊拍照之人,源源不絕。
又過了100年,1922 年,英國卡特Howard Carter挖出圖坦卡門的墳墓,因為沒有被盜過,所以三千多年前的帝王用品,才能完整呈現。
巳經去過埃及四次,也看了不少書,收獲不少,但是,疑惑更多。
※本文作者在紐約經商超過40年。2016年結合台灣各界旅外人士在華府創辦「Global Taiwan Institute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是美國以台灣為研究核心、規模最大的智庫,尤其効法猶太人捍衛以色列的精神,從而影響美國外交。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