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東京奧運的標語-United by Emotion, 提醒世人要看到每位選手的個人故事,看到他們用競技來連結世界、鼓舞人心的努力。
台灣每一位國手都有他們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激勵人心。無論是麟洋二人組、莊智淵、小戴、李智凱、小林同學、鄭怡靜、郭婞淳、黃筱雯等等,他們的故事值得國人傳誦一代又一代, 這就是奧運的傳奇。奧運國手無法獨自寫下這些故事,他們是跟家人、隊友、教練、與支持他們的人一起寫成的。
英國人很喜歡講故事, 他們更喜歡聽平凡人的故事。難怪英國電影中最感人的情節永遠不會是偉人事跡, 而是平民的故事。英國被譽為最老牌民主國家真的不是偶然。
在這次奧運中,有兩位英國選手吸引我的關注。一位是在本屆奧運奪下男子雙人高台跳水項目金牌的英國「跳水王子」湯姆戴利(Tom Daley)。他被拍到場邊觀賽時,手裡還忙著打毛線編織的畫面。這不經意的動作體現英國人的性別平等素養。誰說男孩不可以做女紅?
另一位是以抓舉122公斤、挺舉161公斤、總和283公斤獲得銀牌的英國女將Emily Campbell的故事。這面銀牌是英國自 1984 年以來第一面奧運舉重獎牌。現年27歲的他練舉重不過短短5年的時間。期間曾拿下2018年大英國協運動會舉重銅牌,2018年歐洲舉重冠軍賽銅牌、2021年金牌。成績很不錯,實力堅強。只是因為他的外型得不到廠商青睞,所以得不到任何贊助。
為了兼顧平時練習,這位女選手不斷打零工維持生計。好在有家鄉親朋好友的幫忙。給她免費的蔬菜水果,幫她免費修鞋,還有人在她贏得獎牌時會塞獎金給他。
獲得奧運銀牌後,Campbell說:「5年前我才第一次舉起槓鈴,但我現在是奧運銀牌得主,這一切既瘋狂又不真實。我希望用自己的例子,改變大家對於身材豐腴、壯碩女性的審美觀。不要再說舉重、進健身房會犧牲女性氣質。反倒是要努力宣傳正確信息,讓女孩們知道去健身房運動是很健康很正向的事情。」
多麼感動人的故事啊!她不僅用獎牌證明自己,更借此傳達正確的人生價值與生命態度。 體育本身就是教育!Campbell更告訴世人,如果沒有支持他的社區與鄰居, 他是不可能在東京奧運中大放異彩。
國家永遠是在沾奧運選手的光彩,是奧運選手用他們的桂冠榮耀國家。在一位選手養成、參賽、獲獎之路上, 國家是在很後段才投入。在最前段時扶持選手前進的是社區力量。若沒有支持體育的社區, 就不會有獎牌得主。奧運選手最該感謝的是支持他的家人、朋友、社區鄰居。這些支持他的人最有資格站在選手身邊, 一起享受選手得獎的喜悅與榮耀。
在這陣奧運熱潮後,國人應該反思自己有沒有對鄰居那位喜歡爬高攛低的小朋友微笑讚賞?鼓勵小朋友傚法李智凱學體操? 有沒有出席學校家長會,出言支持學校老師帶體育社團? 有沒有敦促地方議員關心政府體育預算編列? 有沒有鼓勵孩子少補習,多運動? 有沒有到社區運動會上為小朋友喝彩?
一位奧運獎牌得主的誕生,是全社區努力的結果。這是英國人教我的功課。台灣體育要發展,奧運成績要進步,社區支持絕對是第一步,且是最重要的一步。讓社區一起動員,為今後每一次奧運做預備吧!也讓社區一起與選手學習體育真諦吧!
※作者為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博士,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