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于北辰「兩漢說」-我們正活在鬼五馬六的幻想世界

盧斯達    2021年09月15日 07:00:00

台灣退役陸軍少將于北辰轉型為成功名嘴,談到現存兩個「中國」之間的問題,他說東漢、西漢「都稱對方是偽政權」、「都稱對方是篡漢」,「晉朝也是,東晉、西晉當時都稱自己是晉」、「宋朝也是叫南宋、北宋,當時雖然分裂,都稱自己為宋」,這些場景跟現在「一模一樣」。有網友評論,于可能是香港漫畫家黃玉郎讀者,因為在漫畫《天子傳奇》就出現了「劉邦與秦始皇單挑」的情節。



 



但,這無論如何都是一道窺探的門,可以看到活著的民國如何思考。



 



于的發言,是將歷史「為我今用」的發明一面發揮到極致的表現。歷史的活躍詮釋者同時是歷史的發明家,他們會以自己今天的標準去全面改造整套對歷史長河的理解。上一波的歷史發明家是20世紀初的清國人,我們今天要不是在繼承他們的遺產,就是在跟他們的遺產在鬥爭。



 



20世紀初廣東人梁啟超發明了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以今日香港的語言來說,梁啟超會是一個在連登發表妙論的連登仔,他的創造同時具有偉大和危險的潛能,他的東西埋下了單向度理解中國的種子。這條「法脈」經過國共兩黨的轉化,單向度的那一面成為主流。



 



那一套歷史觀最重要的綱領,是將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三四千年的大大小小政權,都納入為單一「中國」的不同階段。有一些政權會納入「法統」之中,有些則不,例如北宋南宋存在於法統之中,而遼朝好像不算。這套觀念一直能夠對接現實,直到1949之後:「中國」唯一的統治者大清遜位於中華民國,後者獲得正當統治權,北洋軍閥在中間雖然獲得控制權於一時,但隨著國民黨「北伐」成功,「法統」由有盛德者重新獲得,中國重新統一,蔣介石成就了偉業。



 



這是國民黨和「現代中國」的歷史觀。問題是國軍失去了中國大陸,以20世紀思想家的歷史觀來看,國民政府無疑處於割據狀態,而傳統是最厭惡割據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會走向台獨。



 



這種無法排解的焦慮意識,就表現以強烈提振中華民國正統性的這種形式,他不惜「打亂」歷史的既定排序,將中華民國提升到類似北宋或者南宋都好的地位,這仍然是一個中國,但兩個「朝代」。他對這個歷史上存在過的政權,一律以「證明中華民國正統性」的政治需要去解讀,然而「翻譯」本身就充滿政治張力。南宋和北宋可以平起平座,其實是強調理應「一元」的帝國出現了兩個代表,但兩個代表都有效。



 



簡單而言,將以上的發言都理解為「我也是正統啊」、「我也是正統啊」、「我也是正統啊」,會較容易理解。



 



由於他們繼承了較純種的梁啟超思想,你最終會發現很多對中國有認同感的台灣人,或任何一種人,對「中國」的理解其實也很黃玉郎式。我們都跟梁啟超有一種形而上的傳承。所以台灣女藝人會說:「一代女皇武則天,這三國志為甚麼要抽掉,我覺得小朋友多讀一些歷史,不是很好嗎?」有中國網民會評論劉思慕:「真把自己當加拿大人了。」然後網民會因為《世紀帝國》中古漢人發音原來不像「普通話」而想到原來古裝戲劇不同「朝代」下的各個民族都講現代普通話,本身就是現代創造。



 



20世紀初的發明家是大雜燴,他們的子嗣即我們是「現代」的產物,于先生只是將這種解釋歷史的現代衝動表達得極致而已。而他提醒我們,我們有可能同樣活在一個鬼五馬六的幻想世界。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原標題:我們的歷史與《天子傳奇》的距離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