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都曾經景仰洪秀全 八國聯軍為何不可以是正義之師?

盧斯達    2021年10月20日 07:00:00

誠品書店受到本港親中傳媒招呼,加國華人劉淇昆作品《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被指美化八國聯軍,全面下架。《八》可能正面評價了八國聯軍入京鎮壓義和團的那一段歷史,不知道是否完全站於滿清對立面 (大概可壟統地說,漢人) 來評價。這個論述或者一樣方向的重檢歷史,在民間早就很多年了,它是跟「官方論述」一樣古遠的事物。



 



例如岳飛在完全另一種脈絡之下,可以是過激武裝派,成為「宋金民族融和」故事中的最強大反派。岳飛已經算比較古遠,被投訴的可能較低,但例如怎麼看張學良這個人,就幾乎完全依賴今人各自的個人立場去演繹。親中立場會認為他是棄暗投明,在關鍵一刻拯救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大局,親國立場則會視之為放虎歸山的原兇。



 



如果有人認為八國聯軍打了一場義戰,不一定是這個人已經不再以「中國」為認同。中國感情濃厚的一些上一代香港歷史老師,就會講得比較立體:席捲中國的義和團先開了濫殺的頭 (雖然,是在外國壓迫和清廷腐敗統治的壓迫之下),民國史觀教導上一代,這是中國又一次喪權辱國,但在民國史觀內部的革命史觀看來,亦不全然是壞事,因為慈禧政權那次徹底失敗,刺激了革命思潮,「保守派」只好再次啟重體制內改革,以安定人心。如果沒有外國人戰敗清廷,清廷就不會改革,就不會予人期望,而之後再次令人大失望,之後也不會順利「生出」辛亥革命。



 



中共亦自許繼承辛亥革命,所以作為現代中國催生婆的「義和團之亂」,外國軍事力量其實亦等於協助早期志士打擊了大清,打擊了「阻礙中國進步」的保守力量。這還只是中國民族主義史觀下的「應有立場」(以「現代中國」為歷史的主角),如果是其他的,對八國聯軍的看法就更加異元。



 



如果認同滿洲帝國政府,就會得出與義和團合作,令滿清加速滅亡的結論,會哀憐草原統治者的鍍金歷史一下子操作失誤而灰飛煙滅。



 



如果你認同「漢人身份」,亦可以得出「義和團之亂」長期來說是好事的結論,因為外國人令欺壓自己的滿人陣腳大亂。



 



反過來說,又可以得出「義和團之亂」是壞事的診斷,因為外國勢力也加入一起欺壓全中國了。



 



又,你知道父輩祖輩當時生活在外國人成立的租界因而有飽飯食,也可能會認同「租界共同體」,就可能正面評價八國聯軍一役。雖然戰爭中雙方都有傷亡,但加速了時代,保護租界安定,對一些人終究是「三七開」的「利大於弊」。而且那一代各方志士都接受了很多租界的方便和熏陶,你也可以說,八國聯軍無意協助了清末革命家開展偉大征程。



 



八國聯軍之役約半世紀之前,西粵人洪秀全成立的太平天國成立,他們曾經打下半壁江山,他們為全中國帶來世界末日的災難。天京政權也不跟外國交好,性甚戰狼,最後英國人和法國人決定押注在清廷,培訓了三支「常」字頭新式武裝,幫助滿洲人滅了漢人的太平天國,天京和很多城市一樣被屠城。對洪秀全的故事,孫文愛得不要不要的,也據說親身接觸過「退休」的太平天國殘兵。



 



滿洲人自17世紀勝利之後,中國人再次大規模接觸「革命」的概念,首先來自洪秀全。



 



戰爭讓人們知道,滿洲人絕非不可戰勝的,跟日本人在東南亞打走了西方殖民者,反而鼓舞東南亞各國人民戰後勇於走上獨立自主道路一樣。孫文的一大部份都是建立於「如何超越洪秀全」,他一直致力於跟各國甚至黑白兩道打好關係,避免革命成功之後孤立而速亡的結局。如果你問他,殺人盈野,據信殺死 7000萬至二億人口不等的太平天國之役,應該如何評價?但無論如何,孫文景仰洪秀全。



 



如果抽空脈絡去講,「國父」就十分冷血,竟然高度評價一場殺了至少幾千萬人的內戰﹗



 



1920年代,晚年的孫文說:



 



「諸君或者還有不明白民生主義是甚麼東西的……就是幾十年以前,洪秀全在廣西起義之後,打十幾年仗,無形中便行了一種制度,那種制度和俄國的共產制度是一樣。他得了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幾省,人民受過兵災之後,許多財產無人管理,他便集中於國家,用政府去管理,所以他打了十幾年仗,沒有借外債,人民也豐衣足食。等到曾國荃破南京之後,搬運南京財產,有幾個月之久。諸君看他的政府是何等富足呢?…」



 



將洪秀全政權追認為「民生主義」的先驅。至少以「國父」的角度而言,太平天國也是一支正義之師。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