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經濟學再次偉大

Abhijit Banerjee , Esther Duflo/譯者:許瑞宋    2020年10月06日 07:00:00

一名女士從醫生那裡得知自己只剩下半年的壽命。醫生建議她嫁給一名經濟學家,然後搬到南達科塔州。



 



女士:「這可以治好我的病嗎?」



 



醫生:「不行,但你會覺得那半年很長。」



 



眼下是個日趨極端化的時代。從匈牙利到印度,從菲律賓到美國,從英國到巴西,從印尼到義大利,左派與右派之間的公開對話愈來愈像高聲的互相謾罵,雙方肆意說出傷人的話,幾乎完全不留和解的餘地。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美國,分裂投票(譯按:在選舉中有多票可投時,選擇支持兩個或以上的政黨)的比例處於有史以來的最低點。兩大黨的支持者高達八一%對另一大黨持負面看法。六一%的民主黨人表示,他們認為共和黨人具有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或偏執狂。五四%的共和黨人認為民主黨人心懷惡意。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如果近親與另一個政治陣營的人結婚,他們會很失望。



 



在法國和印度這兩個我們也待了很長時間的國家,我們所屬的「開明」自由派菁英圈子在討論政治右派崛起的時候,愈來愈常出現某種末世論調。大家明確覺得我們認知當中基於民主和論辯的文明正受到威脅。



 



做為社會科學家,我們的職責是提出事實和對事實的解釋,希望有助調解這些分歧,幫助對立的雙方明白對方在說什麼,從而凝聚共識或保持合理的意見分歧。只要雙方願意互相尊重,民主可以與異議共存。但尊重需要某種程度的理解。



 



當前形勢之所以特別令人擔憂,是因為這種對話的空間似乎愈來愈小。大家的觀點似乎出現了「部落化」的趨勢,而且不是只在政治方面,連我們面臨哪些重大社會問題和應該怎麼做也是這樣。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美國人對範圍廣泛的各種議題的看法就像一串串的葡萄。某些核心信念(例如對性別角色,或努力工作是否一定會成功的看法)相同的人,似乎就會對一系列的議題(從移民到貿易,從貧富不均到賦稅以至政府的角色)持有相同的看法。這些核心信念比他們的所得水準、在人口統計中屬於什麼群體或住在哪裡,更能預測他們的政策觀點。



 



這些議題在政治論述中極受重視,而且不是只有美國如此。移民、貿易、賦稅、政府的角色,在歐洲、印度、南非或越南都是富爭議的議題。但太多人對這些議題的看法完全是基於對特定個人價值觀的確認(「我支持移民,因為我是慷慨的人」;「我反對移民,因為移民危及我們的國族認同」)。如果有東西支持這些看法,那也只是一些編造出來的數字和對事實過分簡化的解釋。沒有人真的非常認真思考這些議題本身。





 這真的很慘,因為我們似乎已經陷入艱困時代。受貿易擴張和中國驚人的經濟成就激勵,全球經濟經歷了一段強勁成長的繁榮期,但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和貿易戰烽煙四起,這種好日子可能已經結束。因為這段榮景期而經濟蓬勃的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如今正開始思考接下來怎麼辦。當然,在多數的富裕西方國家,經濟成長緩慢如今完全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我們看到這些國家的社會契約正迅速損壞,這才是特別令人擔憂的事。我們似乎回到了狄更斯筆下《艱難時世》(Hard Times)那樣的世界,有錢人與日益孤立的窮人對立,沒有人知道問題該怎麼解決。



 



經濟與經濟政策問題是當前危機的核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促進經濟成長嗎?這是否不該是西方富國的優先要務?此外還有什麼重要問題?世界各地貧富不均急速惡化是不是嚴重的問題?國際貿易本身是問題還是解方?它對貧富不均有什麼影響?貿易的前景如何──勞動成本更低的國家能否吸引全球製造業離開中國?移民問題呢?低技術移民真的太多了嗎?新科技呢?例如我們是應該擔心人工智慧崛起,還是應該加以慶祝?或許最迫切的問題是,社會要怎麼幫助那些被市場拋在後頭的人?





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一條推特貼文(tweet)就能解釋。許多人因此只想迴避問題。受此影響,各國在解決當代最迫切的難題方面幾無作為;它們繼續助長憤怒和不信任,使我們走向極端,使我們更加無法對話、一起思考問題和設法做些什麼。情況常常使人覺得像是在惡性循環。





經濟學家對這些重大議題有很多見解。他們研究移民對工資的影響,研究稅制是否阻礙進取精神,研究重分配政策是否鼓勵人懶惰度日。他們思考國與國之間進行貿易所造成的影響,並對誰將成為贏家和輸家提出有用的預測。他們致力瞭解為什麼有些國家的經濟能夠成長,有些國家則停滯不前,以及政府是否可以做些什麼來促進經濟成長。他們蒐集資料以瞭解是什麼因素令人慷慨或審慎,是什麼原因令人願意離鄉背井,以及社群媒體如何利用我們的偏見。





最新的經濟學研究提出的見解往往令人驚訝,對那些習慣從電視上的「經濟學家」和高中教科書得到簡單答案的人來說尤其如此。針對上面提到的爭論,我們可以從這些研究中得到新的啟示。



 



※本文摘自《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春山出版/Abhijit Banerjee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著有《窮人的經濟學》(Poor Economics)。獲頒多種榮譽和獎項,包括二○一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入選《外交政策》雜誌全球百大思想家名單,是聯合國祕書長「二○一五年後發展議程」(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小組成員/Esther Duflo為麻省理工學院脫貧與發展經濟學講座教授,著有《窮人的經濟學》。於歐巴馬總統任內擔任全球發展委員會(Global Development Council)成員,獲頒許多學術榮譽和獎項,包括二○一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克拉克獎章(John Bates Clark Medal),以及有「天才獎」之稱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hip)。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