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學」至少為日本西化打下兩百年基礎

黃文局    2021年07月03日 00:00:00

1904年,日俄戰爭,沒有人敢借錢給日本,因為,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日本怎麼是強大的「北極熊」的對手?那知天上丟下一個大禮,猶太金融鉅子席夫借錢給日本購買武器而獲勝。



 



其實,日俄戰爭前10年的日清戰爭(甲午戰爭),也沒有人認為,小小日本怎麼打得過東方巨人大清帝國?豈知開戰不到10個月,清朝就棄械投降,割地賠款(包括割讓台灣)。



 



1894年,日清戰爭,離日本與美國簽訂神奈川條約,開放門戶的 1854 年,才不過短短 40 年, 40 怎麼讓一個國家脫胎換骨?



 



當然不可能。那麼,日本為什麼能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原因是200多年的「蘭學」所打下的基礎。



 



大航海時代的平戶



 



日本列島最西邊的城市平戶,是大航海時代的最後一站。葡萄牙,西班牙,英國,中國,荷蘭等都在此地設有商館。



 



1624年,荷蘭成為台灣第一個宗主國,鄭成功也在此年出生於平戶,因鄭芝龍在此工作,母親田川氏是平戶人。



 



天主教耶穌會創辦人之一的西班牙人沙勿略 Xavier ,1549年踏上鹿兒島,成為第一個到達日本的西方人。後來,九州北部成為天主教傳播中心。



 



平戶市中心並立了二尊銅像,一是沙勿略,一是王直。沙勿略的耶穌會,給當地日本人帶來宗教慰藉。王直被中國視為海盜,但平戶敬拜他繁榮經貿的功勞。



 



1563年,織田信長由天主教傳教士弗羅伊斯獲得槍枝,允許天主教發展。1605年,全國信徒己達75萬。



 



1596年,西班牙「聖菲利浦」船,海難飄到土佐,豐臣秀吉發現他們利用傳教來建立殖民地。1597年禁教,並在長崎逮捕26名傳教士處死,現在成為26殉道聖人景點。



 



1637年,九州發生島原之亂,兩年後,平戶所有商館被封,1640年開始鎖國,僅准許荷蘭,中國在長崎外海人工島「出島」通商。



 



地利之便,日本有很多生活必須品及建材,生絲,瓷器,茶葉等,需由中國進口。荷蘭則因島原之亂,德川軍久攻不下,荷蘭船由外海砲轟城牆,德川軍才能平亂,立下大功,並且保証純粹經商而不傳教,所以特准。



 



日本透過出島,把西方科技,科學與人文等,源源引入。



 



「蘭學」開啓日本對世界局勢的認識,思想觀念的改變,自然科學與科技的啓發。(維基百科)


 



什麼是「蘭學」Dutch Learning



 



從出島荷蘭船隻引進的醫學,天文學,地理學,人文學,物理學,化學,電學,炮術學,藥物學,植物學,蒸氣船,曆法學等,統稱「蘭學」。



 



蘭學開啓日本對世界局勢的認識,思想觀念的改變,自然科學與科技的啓發。影響是天翻地覆,徹底翻轉。



 



當時,荷蘭是世界最富裕,科技最先進的第一強國,是各國學習的對象,也是各國想要效勞的國家。



 



1697 年,俄國彼得大帝化名來阿姆斯特丹北部贊丹Zaandam學習造船術。彼得大帝回國後,在聖彼得堡建立第一支海軍。沒幾年,在大北方戰爭打敗瑞典。



 



日本也由蘭學奠定科學與人文根基。這也是鎖國 212年後(1641年到1853年),1854年開國,師法外夷,迅速成功現代化的原因。30年的學習吸收,1884 年,打跨地大物博,「兵強馬壯」的大清帝國。



 



1624年,台灣也受惠於荷蘭的統治。荷蘭引進耕牛,灌溉系統,農具與新品種,墾殖甘蔗與水稻。台灣才由連䥥刀都沒有的部落農業,進階為初級農業。更重要的是,把台灣帶入世界經貿的一環,台灣才躍入世界版圖。



 



1720年,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准許西方科技與科學等書籍進口,並且翻成日文。



 



1774年,杉田玄白翻譯了解剖學「解體新書」之後,開始有「蘭學」泛稱。



 



1798年,志築忠雄翻譯物理學「歷象新書」,介紹牛頓力學。



 



為了各種學科的翻譯,日本創造很多新詞,如:電話,哲學,科學,美學,商業,情報,抽象,象徵,客觀,引力,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等,沿用至今,深刻影響中文讀者。



 



1823年,荷蘭商館醫官,德國人西博爾德Siebold,在長崎市外設診所及學塾「鳴滝塾」,教授天文,地理,歷法,醫學等,學徒大約50人。



 



1838年,緒方洪奄遊學長崎,回大阪行醫,並設「適適齋塾」,學徒超過千人,包括大村益次郎,橋本左內等,最有名的是主張「脫亞入歐」的福澤諭吉,他們成為推動日本現代化的關鍵人物。



 



福澤諭吉是明治維新最重要的思想家。他隨日本使節訪問歐美,目擊日本受列強欺壓,深深體會,唯有國家自強,才能維持獨立。



 



他的「勸學篇」,幾乎人手一本,強調「一人之自由獨立關乎國家的自由獨立」。要達到個人自由獨立,必須具備數學,地理,歷史等基本知識。



 



為了教育國人,創辦私塾,後來成為慶應大學。



 



1853年,美國培里 Matthew Perry 將軍帶領四艘船艦來到日本,要求開放門戶通商,史稱「黑船事件」。隔年簽約,結束了日本 200 多年的鎖國政策。



 



1855年到1859年,幕府在出島旁開設長崎海軍傳習所,挑選一些人才學習蘭學,教官全部是荷蘭人。



 



1855年,荷蘭政府贈送 Soembing給日本,作為傳習所練習艦,是日本第一艘蒸氣船,對日本海軍的現代化,貢獻卓著。



 



「蘭學」學者與明治維新的英傑,在開國後40年,就把日本「打掉重練」,舉國煥然一新。(維基百科)


 



明治維新與蘭學



 



可以說,沒有蘭學,就沒有明治維新,也就沒有今日日本。



 



梁啓超認為,吉田松陰應居明治維新首功。因為,明治維新的核心人物,如高杉晋作,久阪玄瑞,伊藤博文等,都出自長州吉田松蔭的松下村塾,學習蘭學。



 



伊藤博文學習蘭學 之後,又去長崎炮術傳習所學習。學知不足,秘密與井上馨(長州五傑之一)等前往英國留學。文化衝擊,幡然醒悟,盲目熱情,救不了國家。必須開放門戶,向西方學習,才能成就大業。



 



伊藤博文曾任四次內閣首相,也是第一個內閣首相,影響日本近代史極為深遠。



 



對台灣人更具意義,因為,台灣就在他任內脫離腐朽的中國。台灣自來水的舖設,南北鐵路的開通,日月潭水力發電,現代教育系統,烏山頭水庫等等,都是日本統治 50 年期間完成的。台灣才由初級農業進階到高級農業,而且,有了電力,又由農業社會進入初級工業社會,食品加工罐頭業與製糖業等,都是那時建立的。



 



明治維新由長州藩與薩摩藩合力促成。但1877年西南戰爭失敗,西鄉隆盛切腹自殺,薩摩藩影響力式微。歷任首相,30% 出自長州藩,如安倍晉三,佐藤榮作,岸信介,桂太郎等。



 



陸軍大臣多出自長州藩,如桂太郎(第二任台灣總督 ),兒玉源太郎(第四任台灣總督)等。海軍大臣則多出自薩摩藩,如西鄉從道(西鄉隆盛的弟弟,領軍攻打台灣牡丹社),樺山資記(第一任台灣總督)等。



 



荷蘭後來失去海上霸權,英國、美國趕上並超越,洋學取代蘭學,英語也成為外語主流





蘭學為日本西化打了200多年的基礎,讓日本蘭學學者與明治維新的英傑,在開國後40年,就把日本「打掉重練」,煥然一新,打敗中國與俄國,成為世界列強之一。



 



蘭學在日本的崛起,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



 



※作者為Global Taiwan Institute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創辦人之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