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由多名學者自主籌建的「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提出了一份重量級報告,援用捷克流亡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而將題目訂為《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這是台灣即將邁入解嚴30年(明年)之前,第一份轉型正義報告書。
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的成立,及至《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出版,正反映了台灣官方在「轉型正義」上的長期疏略。相對其他新興民主國家,多以政府資源和公權力介入處理,台灣政府於其間的角色,一直以來卻是付之闕如。
於是,民進黨此回上台,便打算在總統府內設置「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以及提出隸屬於行政院的任務型獨立機關-「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由它統籌規劃,擬具「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馬不停蹄,似有亡羊補牢的企圖。
只是,假如我們以為台灣當下政治的分裂、衝突,終因上述的官方行動,能達到轉型正義所冀求的了解歷史、獲致真相、反省歷史,從而讓內部對立局勢稍有緩解,則顯然有些過於天真。
反照其他國家在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提出的訴求不免淪為政黨之間的纏鬥工具,台灣今天好像也掉入了同一陷阱。朝野之間近日針對《不當黨產條例》的喧囂攻防,適巧說明了我們對轉型正義此一嚴肅課題無法樂觀的原因。
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其實並不反對透過政治性手段,逼迫國民黨認真處理其威權時代的歷史和黨產問題,他們也很希望國民黨能真誠面對,並且糾正自己過去的錯誤。但現下濃濃的政治鬥爭氛圍,顯然不是為了帶動整個社會對於轉型正義有進一步的了解。
國民黨的「黨國資本主義」,確實嚴重扭曲了台灣的民主發展,但一如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前理事黃長玲在一次受訪中,半開玩笑說的:「國民黨的教育很成功,在『萬惡的共產黨』之下,所有的東西變得很簡單;那今天把『萬惡的共產黨』換成『萬惡的國民黨」,好像所有台灣的事情都很簡單了。」
台灣解嚴迄今已近30年,多數人對這塊土地曾有過的威權獨裁體制仍是一知半解,大家對《不當黨產條例》縱有起伏,卻對《記憶與遺忘的鬥爭》這類報告少有深刻且持續的對話,這樣的轉型正義過程,其實是很不對勁的。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