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鄭麗文賺到了聲量 那蘇貞昌呢

陳嘉宏    2021年10月14日 07:02:00

很多年輕朋友不知道,台灣立法院的總質詢制度原本不是長這個樣子的。在30多年前的「萬年國會」裡,立法院的質詢制度只有「質詢」、「再質詢」,通常是立委長篇大論後,官員再好整以暇地回答,頂多只能再追問一次。這種制度很容易官員讓答非所問,於是,在國會全面改選後,改成「四問四答」。當年最經典的案例是時任立委的謝長廷與閣揆連戰的「四問四答」攻防,謝長廷把握有限的質詢時間,預判連戰每一回的答詢內容,透過不斷地逼問,讓連戰的答詢幾度踉蹌,精彩攻防幾可載入立法院史冊。



 



一直到公元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之後,總質詢改為「即問即答」,也就是目前的總質詢方式。官員讓國會議員在議場上問到飽,看似官員與立委地位平行,不會再有實問虛答的空間,但卻也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有的立委把官員當道具,一上台就長篇大論,根本不想讓官員回答;有的立委逮到機會,就是存心羞辱官員,拿自己的威風凜凜回頭向自己的選民訴求。即問即答不設限,總質詢並沒有進化成政策論辯,卻像是「腦筋急轉彎」,更甚者,成為比武咆哮的擂台,類似謝長廷當年「四問四答」連戰的攻防,已是絕響。



 



前天,鄭麗文在總質詢時以台灣該否購買核動力潛艦破題,要求蘇揆與邱國正對台灣是否爭取核動力潛艦做明確表態,幾輪唇槍舌戰後,她嘲諷邱國正「自己國家自己救」的說法,反問邱國正:「拿什麼救?」引爆了蘇揆的怒火反駁:「妳是要投降嗎?」、「像妳這樣,一張嘴連講都不敢講,連拚都不敢拚」。鄭麗文則反譏:「我怕到時候投降的第一個是你啦,第二個蔡英文啦」。結果竟逼出蘇揆說:「不會像你們那樣袂見笑(不知羞恥)」這句話。



 



《憲法》第57規定:「行政院必須向立法院負責」,儘管台灣因為引進總統直選,使得閣揆的權力來源發生偏移,但在立法院接受總質詢,絕對仍是閣揆向向立法院負責的義務。從某個程度來講,鄭麗文站在質詢台上質詢閣揆,她就是立法院的代表,她的質詢再怎麼荒誕不經,接受質詢的官員或可厲言駁斥,也不該回頭對委員進行人身攻擊,這是行政、立法互動裡不該被逾越的一條線。



 



不過,如果從先前的朝野氣氛,加上鄭麗文整場總質詢的內容、語氣以及肢體動作,或許也能稍稍理解蘇貞昌為何如此失控?



 



從一開始,鄭麗文就是想從閣揆與國防部長的口中逼出「台灣目前無意爭取核動力潛艦」的話,並對比日本正在發展核動力潛艦,來凸顯台灣自我防衛決心不足的結論。不過,如果通曉台灣「防衛固守」的整體國防戰略,所謂向美國爭取核子潛艦顯然是個假議題。姑且不論台灣已有8艘柴電潛艦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核潛艦的高額投資,也勢必備多力分,嚴重擠壓目前的國防預算;更不用說,就連馬英九任總統時,也早就否定台灣購置核子潛艦的構想。但這顯然不是鄭麗文所在意的,她只想要閣揆與國防部長答詢的一句話,進而向不明究裡的支持者連結她的政治訴求。



 



從結果論來講,鄭麗文透過激怒蘇揆,得到了她這兩年來前所未有的聲量,完全符合她在這場總質詢裡的起心動念。至於許多綠營支持者後來翻出當年蘇貞昌助選鄭麗文的照片,以及鄭麗文痛罵「國民黨暴政」,宣揚「台獨建國」理念的影片,根本傷不了鄭麗文。對國民黨支持者而言,現在的鄭麗文是「痛改前非」的反綠戰將,還讓「老政客」蘇貞昌在總質詢裡氣到發抖,這怎不是「棄暗投明」的自己人?這兩天下來,鄭麗文賺足了聲量,但蘇貞昌呢?



 



在早期「四問四答」那麼艱苦的問政環境裡,當時的立委還想盡辦法論辯政策,凸顯自己的主張;如今這套「即問即答」的總質詢,卻讓立法院議場宛如一台人體絞肉機,立委問政只要虛張聲勢,激怒官員,極化對立、助長分歧,就能獲得她要的掌聲。最後,不分藍綠的官員視之為畏途,除了政治人物與常任文官以外,再無人願意入閣被羞辱,這是台灣政治的惡性循環。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