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國民黨的改革委員會對於如何處理九二共識產生激烈的辯論,有所謂的「改革派」與「保留派」的交鋒,最後恐怕以保留九二共識,但加上「新的東西」定案。國民黨要不要保留九二共識是它家的事,不過,看著國民黨無視台灣主流民意的遞嬗、中美關係南轅北轍的翻轉,還在討論要不要保留這種名不正、言不順,既無法「定義現在」,更不可能「放眼未來」的九二共識,真讓許多期待有強大反對勢力制衡民進黨的人悲從中來。
兩岸關係可以很複雜,但其實也很簡單。對中共而言,台灣是當年與它內戰的國民黨敗逃之後的根據地,即便共產黨過去70多年從未統治過台灣一天,基於中國內部統治的需要,它絕不能承認台灣(中華民國)早已事實獨立的地位,所以發明出「台灣從未獨立,但尚未統一」的怪異論述。但對於自奉正朔的國民黨而言,中華民國獨立本不是問題,一直到它在2000年丟失政權後,才發現主導把持兩岸關係話語權,是它可以贏回台灣民意的利器;但為了要迴避共產黨絕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問題的困境,所以發明了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是一個欺罔的騙局,姑不論它從未在立法院被討論議決(事實是共產黨忌諱,國民黨不敢),就如同白馬非馬的詭辯命題一樣,這世上如何會有「沒有共識的共識」?國民黨深知中華民國不見容於共產黨,但為了啟動兩岸交往,所以體貼地發明九二共識來自欺欺人。過去20年來,所有國民黨人身體力行,只要前赴中國,在公開場合絕口不提自己的國號官銜;甚至還沾沾自喜宣稱這是兩岸互不承認、平等互惠的最高表現。這種打著捍衛中華民國口號,實則羞辱中華民國的行徑,這幾年也終於被多數台灣人看破手腳。
九二共識的困境也在於它無法定義台灣的現狀。台灣是什麼?它與中華民國的關係何在?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又是什麼?即便我們回到國民黨最原始的論述:在中華民國政府轉進到台灣後,台灣已經變成相對於「共產中國」的「自由中國」,中國未來即便要統一,也必須統一在「自由中國」之下。這樣的論述在台灣結束動員戡亂之後,至少也是兩個中國,怎麼可能是自我消解主權立場的「一中各表」,更遑論是「一個中國」。
但一個連「兩個中國」都說不出口的國民黨,當然只配當共產黨小弟,還能談什麼兩岸論述?而一個無法定義現狀的國民黨,又如何讓多數台灣人信服它可以迎向未來?
有不少國民黨人看出國民黨這種兩岸論述的困境,也因此主張拋棄九二共識,重建國民黨兩岸新主張;但這樣的主張無法成為黨內主流,因為一改就分裂。只是,不改革的國民黨就必須承擔邱毅、蔡正元,甚至如這兩天才發生的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上中國央視批評自己「台灣領導人」蔡英文的言論。最後,不管國民黨新主席江啟臣找了多少「諸葛亮」,如何加強國民黨宣傳,翻新兩岸語彙,只要邱毅等人一張口,所有努力都化為烏有。
長此以往,只看到一個自暴自棄的國民黨。他們說:「要比愛台灣,那是民進黨的專利,國民黨怎麼比得過民進黨?」但事實剛好相反,如果無法面向《憲法》與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說服台灣人民相信國民黨是個真誠地以「台灣優先」的政黨,國民黨就不可能與民進黨在政黨競爭上有立足點的平等。四個月前的總統大選再次證明:台灣在選擇國家領導人時,有著與地方選舉截然不同的投票取向,國民黨再不改弦更張,永遠不可能有重新執政的機會。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