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美國公開承諾保障台灣安全,是否會鼓勵未來民進黨領導人冒進測試美國支持台灣的底線?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日前在一場國際研討會被問到這問題時表示,任何一個有現實感的政治人物都必須理解到台灣有多少能力、資源,以及台灣想與美國有什麼樣的關係,除非他瘋了,因為就連當初陳水扁也知道要在最後關頭(正名制憲)踩煞車。
邱義仁的這段對話被許多台灣媒體直譯成:「除非瘋了才搞台獨」,引來許多訕笑。有港媒說:「看看多少台灣人瘋了」;有立場偏獨的學者怒批:「這是把支持台灣的美國日本當豬頭」;也有一直與邱義仁不對盤的呂秀蓮質疑這說法是在向中共表態交心。上述的解讀當然都失之偏頗,邱義仁其實只是在講一個簡單的道理:作為美中台關係的「小三角」,台灣能做的,以及不能做的侷限都相當清楚,身處其中,其實一直深深地受到結構的限制。
結構是什麼?結構是美中關係的大環境與大氛圍,早年的國際冷戰階段,《中(中華民國)美共同防禦條約》將冷戰架構帶入兩岸關係,雙方分裂而對立;70年代的中美交往政策開始後將近40年,雙方交好,台美關係幾乎完全附屬於中美關係;但至少從川普執政開始,中國掩不住其霸權擴張的姿態,美中又重回對抗態勢,美台關係因而來到一個新的轉折。結構也告訴我們,當中國共產黨越有能力取得台灣、越與西方對抗時,西方社會支持台灣不屬於中國的呼聲就越強。
美國將於兩天後舉行總統大選,一份全球性民調裡顯示台灣是亞洲最支持川普當選的國家。多數台灣人的這種偏好其實一樣很容易理解:因為川普執政這四年,特別是過去一年期間,是台灣在退出聯合國近半世紀以來國際能見度最高的時刻。不過,這終究是其他國家的選舉,而中國議題(更別說是台灣議題)根本不是多數美國人選擇總統候選人的重要排序,就此,台灣人面對這場美國總統選舉該有以下幾點態度:
第一、不管台灣人對這場大選有多關注熱衷,台灣官方與政黨不能有任何態度。類似我駐美代表處推特「誤觸」轉貼美國第一夫人梅蘭尼亞助選推文,或者最大在野黨立委明確支持拜登的表態,既不應該也毫無必要。
第二、台灣民間對於兩名美國總統候選人可能各有喜好,但任何喜好不該上綱為組織性的行動想去影響其他國家的選舉,或是侮辱他國的候選人與官員。任何一種激進鼓吹對特定候選人的支持或反對都是危險的,身為「外國人」,不但不可能影響這場大選,還可能因為選舉結果與原先預期相左,而造成台灣民心的波動。
第三、川普因為對中強硬的政策而廣受台灣人歡迎,但對台灣人而言,中美交惡是否一定對台灣人有利?其實不無疑問。作為一個「小三角」,台灣能做的是不斷地厚植自己的國防與經濟實力,讓自己在這個結構棋盤上無法被忽略,而非寄望於誰選上美國總統可以「修理中國」。
就在美國大選前夕,台灣人或可冷靜思考,過去幾年台美關係的迅速提升,到底是「結構因素」或者「個人因素」?是因為台灣已成為美國地緣政治、印太戰略裡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半導體產業所築起的「矽屏障」已經強大到不容落入中共手中,所以美國禁不起失去台灣的風險?還是川普個人很愛台灣,刻意拿台灣牌來刺激中共?如果是前者,那任何人選上美國總統會改變這樣的趨勢嗎?如果是後者,那不就是台灣自己不爭氣,注定成為別人的棋子與可變換的籌碼?
張忠謀說,台積電已是「地緣政治家的必爭之地」;正因為台灣如此重要,美國共和、民主兩黨才會一致支持提升美台關係。我們當然必須關注美國大選結果與政情變化,但台灣早已不是「筆尖」,不需放送美選結果非誰不可的危機訊息。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