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停用「黑名單」一詞,引來不少台灣網民的嘲諷。有些人甚至無限上綱,宣稱他們不知道要如何稱呼「黑咖啡」。這種有關「膚色」的嘲諷毫無必要! 谷歌停用「黑名單」一詞的考量,台灣人可能不易了解,因為美國的黑白種族衝突離我們太遠。所以我就用台灣的例子說明吧!
最早台灣的原住民被稱為「番」,而且有「生番」與「熟番」之分。所謂的「熟番」住在平地,已被漢化不易辨識。剩下的「生番」就被稱為「山地人」,因為他們居住在山地。如今「山地人」也被正名為「原住民」。
谷歌停用「黑名單」一詞的考量,和「原住民」正名的理由雷同。「黑名單」帶有不可取、不合格、甚至不合法的意涵。同樣的,「山地」的形容也有落後、野蠻的貶損意義。把這兩個詞連結到特定的人種,會造成負面的族群刻板印象! 更嚴重的是,這兩個詞都有直接的對照詞:「山地」對照「平地」,「黑名單」對照「白名單」。這樣的對照具有「優、劣」的價值判斷,造成不必要的種族偏見與歧視。例如「平地人」比「山地人」更文明,或者「白人」比「黑人」更合格。
據我所知,不少台灣人把谷歌停用「黑名單」一詞,視為「左派白人」對他們的文字霸凌。為了嘲諷所謂的「白左」,這群人無限上綱,擺出受害者的姿態,宣稱他們連「黑咖啡」這個名詞都不能用了。
事實上,根本沒人提議禁用「黑咖啡」這個稱呼。在黑咖啡、黑犀牛、黑夜、或黑洞等中性的詞彙,「黑」只是一個顏色形容詞,並無貶損族群的意涵,沒有爭議或不妥。既然「黑咖啡」的稱呼正當,為何有人拿來做文章呢?
那些拿「黑咖啡」做文章的人,未必是種族歧視者,可能只是不滿左派的平權思想。基於政治正確的顧忌,他們不好表露族群偏見,也無力正面迎戰左派對手,只好紮個稻草人當假想敵,在同溫層裡圍攻自嗨。
這個「稻草人」攻擊法有下列幾個特點:
1、本身的立場或觀點站不住腳;
2、不願接受對手的立場或觀點;
3、無力反駁對手的立場或觀點;
4、把對手的立場或觀點極端化;
5、藉此紮一個稻草人當假想敵;
6、群起圍攻本來不存在的稻草人。
反對谷歌停用「黑名單」一詞的人,知道種族歧視站不住腳,也不願意接受左派的平權思維,卻又無力反駁谷歌停用「黑名單」的理由。於是他們把谷歌的決策極端化,紮成「黑咖啡」這個原來不存在的稻草人,誘發同溫層群起圍攻,極盡嘲諷之能事。
稻草人攻擊法也可被用來嘲諷「原住民」正名。在「山地人」正名為「原住民」之後,「山地」這兩個字並未被禁止使用。只要當作中性的形容詞使用,「山地」這兩個字並無不妥,例如山地保育,山地開墾、山地氣候、山地休閒等。反對原住民正名的人可如法炮製,宣稱「山地人」被正名為原住民後,他們不知道要如何稱呼「山地保育」。有了「山地保育」這個稻草人,他們就可攻擊這個假想敵,嘲諷原住民的正名。
反對原住民正名的人,可嘲諷「山地保育」也不能用。反對谷歌停用「黑名單」一詞的人,也可嘲諷不知要如何稱呼「黑咖啡」。這種有關「膚色」與「族群」的嘲諷毫無必要!
※作者為美國大學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