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膠」是一個具有高度誤導性的詞彙。就字義而言,這個詞是指涉過分堅持左派理念,乃至於膠柱鼓瑟、無視現實的人士。不過,「左右派」的區分方式在中文世界當中有無意義,本來就是一大問題。再者,有些被質疑為「左膠」的人,到底有沒有那麼「膠」,更是頗為可疑的一件事。
的確,「左膠」類型的人存在。然而,當一個「膠」,其實有不低的人格門檻,絕對不是每個人都「膠」得起來。要對一個立場堅持到不惜逆風而行,這無疑需要相當堅韌的心智。反過來說,若是在審時度勢之後,確信自己的原有立場並不可行,因而揚棄前說,這也需要高度的自我真誠。
以上兩者不論孰者為是,兩種做法都有值得尊重之處。前者的主張即使錯誤,也不失光明磊落;後者即使立場有變,也不能輕易斥為變節。舉例而言,華盛頓年輕時在對抗法國的戰爭中,是英王陛下忠實的臣民,等到確信北美人民的權益在英國體制內無法得到保障,就轉而投身建立新國家的事業。前後兩個階段都展現了自身的堅持,無所謂變節不變節。
然而,許多號稱左膠之輩,卻跟以上兩種情形都不相干。這些人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堅持他們所主張的理念,也不是不知道他們的訴求在現實中行不通,反而更像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故意用作不到的標準去責難對手。換言之,這些人其實並沒有那麼「膠」。表面上的「膠」只是裝瘋賣傻,用來掩蓋逢迎機巧的本質。
倘若對手不照他們的訴求去作,他們就會斥責對手墮落淪喪;但倘若對手真的傻到把不可行的訴求付諸實踐,他們就會坐等無可避免的失敗降臨,再跳出來痛斥對手把局面搞砸,彷彿這一切跟他們沒有關係。
這不是左膠,左膠是對自己的立場或理念高度堅持的人。至於對這些人而言,立場也好、理念也好,其實都無關緊要,本來就只是舞台道具,其精神構造跟左膠恰恰是兩個極端。說到底,這個世界的「左膠」真的沒有那麼多,很大比例,實是偽物。如果把這些人斥為「左膠」,對他們其實不能算是貶低,反而更是一種抬舉。
※本文摘自「一個律師的筆記本」粉專,本文經授權,取自作者臉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