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安局局長蔡明彥作出近年來國安局首長未有作過的事,那就是進入大學校園以國安局長的身份發表演講,日前媒體報導,蔡明彥局長返回他曾經執教的中興大學「法政論壇」發表專題演講,並且鼓勵該校學生報考國安局,據媒體指出,這是繼1998年時任局長殷宗文到政治大學宣導國安工作之後,二十五年以來第二位進入大學校園的國安局長。
針對蔡明彥局長在中興大學發表專題演講一事,有媒體以「『情報頭子』進校園」作為標題,似乎是視為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但是情報首長進入大學校園、研究機構乃至於媒體發表演講或接受專訪,在國外,特別是歐美情報界是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以英美等國情報機構為例,中情局長經常受邀到大學發表專題演講,如時任局長哈斯佩爾(Gina Haspel) 2019年在奧本大學 (Auburn University)的演講,以及現任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今年4月受邀到德州農工大學布希學院(Bush School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Service, Texas A&M University)談論國際局勢,就是隨手可找到的例子,即使是傳統的英國情報界,軍情六處首長摩爾(Richard Moore)也能在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暢談傳統的諜員情報如何面對數位時代。
前述例子顯示,情報首長進入大學校園其實可以用平常心視之,但是造成台灣媒體以「情報頭子進校園」看待此事,突顯出過去台灣情報界的封閉、墨守成規將情報首長塑造成「高深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形象,反而造成情報首長作為情報界門面跟公眾對話的隔閡。
以國安局來說,從殷宗文到蔡明彥之間二十五年的歷任國安局長,都沒有進入大學校園面向公眾發表關於國際局勢、情報事務的演講,就知道這種保守的情報文化造成的隔閡有多麼深刻,同樣的情況也見於其他軍系主導的情報機構。
因此,蔡明彥局長在中興大學的演講,是邁開打破隔閡的一大步,是值得鼓勵的改變。
據媒體報導,蔡明彥局長除了鼓勵現場有志青年報考國安特考之外,也強調要加強國安局跟年輕世代的交流互動,強化社會溝通鏈結。筆者肯定蔡明彥局長的作法,但是也必須提醒蔡明彥局長必須作出更多努力打破隔閡,才能在公眾關係上為國安局帶來更多的正向改變。
針對國安局目前在公眾關係上的可行方向,筆者不揣冒昧提出數點作為拋磚引玉:
一、活用網路社交媒體。
二、善用影劇、動漫等流行文化形塑國安局形象。
三、鼓勵公眾對於情報事務的討論。
四、必須主動面對敏感問題
五、主動改善國安局的內部環境。
筆者就上述建議在下列分別加以說明:
一、活用網路社交媒體
近日國安局雖然大幅改善它那過於陳舊的官方網站,但是網站內容仍然是之前網站那些單調、呆板的官樣文章和教條式的類軍中口號。跟其他同樣科技水準的國際情報同行如韓國國家情報院的官方網站相比,高下立判。
而相較於美國中情局已經活用臉書、推特及YOUTUBE等社交媒體增進包括年輕世代在內的公眾理解,以及招募各方有志者的時候,蔡明彥局長以降的國安局決策者們是否從前述的國際情報同行得到啟發呢?是否意識到善用網路社交媒體帶來的益處呢?
二、善用影劇、動漫等流行文化形塑國安局形象
當以色列摩薩德開始借重諜報影劇提升自身形象,期望吸引更多人才時,今日的情報世界需要流行文化的包裝是無可避免的變化,更不用說美國中情局以好萊塢影劇力量形塑形象的顯例《傑克‧萊恩》,如此多而豐富的外國例子可供參考,不知道國安局是否從中得到啟發?
而面對年輕世代熱門的動漫文化,國安局是否注意到將其運用在形塑自身形象?如公安調查廳在2014年的招募手冊運用動漫元素的顛覆性作法,為日本媒體所大幅報導,國安局是否思考過跟國內動漫創作者合作的可能性?
前以色列情報員、現職作家的班大衛(Mishka Ben-David)說:
「摩薩德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轉變),但機構與領導階層都知道,現在已經不是可以讓他們保持沒沒無聞的年代。」
「這是場他們贏不了的仗。」
筆者不禁想請教蔡明彥局長,國安局還要繼續打這場終究「贏不了的仗」來維持它日益剝落的神秘形象嗎?
三、鼓勵公眾對於情報事務的討論
今日台灣公眾對於情報事務的認識始終不足,多抱持著混合好萊塢動作片、戒嚴時期記憶、坊間傳說的失實認知。
蔡明彥局長應該思考主動推動鼓勵公眾對於情報事務的討論,除了檢討過往不鼓勵退休幹員出書、接受媒體採訪的內規之外,蔡明彥局長也可以思考跟民間有識者合作推動提升公眾的情報事務認知。
比如說,是否可以邀請研究衛星情報有成的溫約瑟對談衛星情報?在認知作戰上,是否可以找沈伯洋、何澄輝等學者對談認知作戰?在其他層面的情報專業也可以廣邀民間有識者、甚至退休情報幹員一同對話。
這些對話可以透過網路節目、播客、電視專訪、平面媒體等不同形式的媒介進行,在不涉及機敏資訊的前提之下透過跟民間有識者的對談增進公眾的情報事務認知。
四、必須主動面對敏感問題
面對國安局在戒嚴時期的轉型正義問題以及延伸出來的種種問題如轉型正義、國家認同、檔案解密、軍文待遇等等,蔡明彥局長以及局內高層首長應該積極跟主動面對這些敏感問題。
蔡明彥局長不必迴避外界的詰問,以虛心的態度面對、坦率回應、誠懇的對話。讓大家看到國安局有勇氣面對那為人所非議的過去,不再被過去的黨國遺緒所困住。
五、主動改善國安局的內部環境
除了前述的改善公眾關係、提升公眾的情報事務認知之外,蔡明彥局長仍然必須面對改善國安局內部環境的基本面問題,過往國安局為人詬病的軍文待遇、僵化的職場環境、國安特訓的「山海訓」跟實務工作脫節、不透明的汰訓標準等等,都有賴蔡明彥局長重新加以審視。
特別是之前傳出的國安特訓性騷擾、惡意汰訓及霸凌的疑雲,事隔三年後,在網路爆料的幾位退訓人員被指控「洩密」遭起訴判刑,而國安局卻始終不敢公布調查報告,這種差別態度如何讓民間有志者產生加入國安局的信心?
主動改善國安局的內部環境、主動釐清國安特訓疑雲,才能讓前述的改善公眾關係、提升公眾的情報事務認知產生加乘的成效。
誠然,要翻轉國安局的形象、打破國安局的窠臼並非一朝一夕可達成,但是蔡明彥局長這次赴中興大學發表專題演講,無疑是踏出公開改變的第一步,讓外界看到蔡明彥局長求變的決心。
筆者深切期盼蔡明彥局長能夠積極打破國安局跟公眾的隔閡,為國安局的工作及改革,得到更堅實的民意支持。
※作者為情報體系觀察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