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情報搞體能──軍方將領轉任情報首長背後的問題

局外人    2022年05月27日 07:00:00

月前,軍情局局長更迭之後,前任軍情局局長羅德民在任內的爭議仍然餘波盪漾,在網路上仍然有匿名爆料指責其私德不檢,而同一時間,在網路上也有電訊發展室任職的匿名幹員在「靠北長官2022」臉書專版批評部隊將領出身的該機構高層忙於檢查基層的內務跟儀容,卻不思如何減輕基層的業務負擔跟提升基層的待遇。



 



這些批評是否為真無從查證,不過這些爭議的背後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部隊將領(特別是陸官出身者)空降為情報首長所引發的諸多問題。



 



台灣情報界長年以來多由軍方將領出任情報首長



 



只要對台灣情報界稍有了解者,都知道長年以來都是軍方將領出任國安局、軍情局、電展室等主要情報機構的首長,這反映出台灣情報界長期為軍系壟斷的現狀,不過這些情報機構在近年來,往往是部隊將領(陸軍出身者居多)因為高層的「長官意志」而空降出任情報首長。



 





前軍情局長羅德民。(畫面合成/資料照、取自公共電視台You Tube)


 



以軍情局為例,在江南案事發之後,當時蔣經國總統、國安局局長汪敬煦及參謀總長郝柏村等商議決定情報局局長應該讓沒有情報背景的部隊將領出任,讓「情報素人」將領擔任空降局長成為往後軍情局的「慣例」。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國安局跟電訊發展室,這些情報機構的首長往往是現退役軍方將領空降擔任,至於機構內部出身者、甚至文職出身者可以說鳳毛麟角。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在於歷任主政者、軍方高層對於情報界的戒心,認為找一個跟情報界素無淵源的局外人執掌情報機構,可以避免情報機構內部沆瀣一氣,造成尾大不掉的危險。



 



但是,任用「情報素人」的部隊將領空降擔任情報首長也給情報機構帶來不少問題。



 



部隊將領「空降」情報機構所引發的領導作風爭議



 



這些部隊將領在「空降」為情報首長之後,由於出身於部隊文化跟過往未接觸情報事務的陌生,使得他們在領導、管理情報機構上暴露出他們的不足跟局限。



 



從分別任職國安局跟軍情局的前情報官員蕭台福、龐大為的看法,就可以更明顯的看到部隊將領作為「情報素人」在領導、管理情報機構的問題所在。



 



以軍情局而言,前軍情局官員龐大為在《情報札記》書中即批評部隊將領出身的軍情局局長的作風:



 




「由部隊出身將領多數有性急毛病,以為一聲令下就萬事OK,似乎聲音越大越能貫徹……其實很多觀念問題並不一定階級高就對。」



 



「在部隊罵人成習,到軍情局當然本性不改,所以一些主管養成見風轉舵的毛病,不堅持原則,不找罵挨,不逆向行車,提高警覺注意風勢」。




 



至於國安局,前國安局官員蕭台福在《情報的藝術》則指出軍職出身的國安局局長常有三個問題,那就是



 



一、「長官意志」強烈:如無法容忍異議、以「粗人」作風對待部屬、剛愎自用等等。



 



二、思維彈性小:仍然維持部隊那一套僵化思維,無法以更開闊的視野處理情報業務。



 



三、生涯發展改變的心理變化:軍方長期不重視情報官科的發展,使得不少將領視情報為畏途,即使升任國安局局長也無心於研習情報事務。



 



從前述退休情報官員的指摘,吾人可以看到剛愎自用、官大學問大、顢頇頑固等種種為人詬病的部隊文化隨著這些部隊將領「空降」到情報機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毫不奇怪的,面對情報機構的管理,不少部隊將領出身的情報首長選擇以「操兵」的方式作為解答,也就出現觀察家施威全在2020年指摘當時國安局長邱國正執掌的國安局「軍系文化不求學能成長,反向操作,近來著重力行體能測驗,無怪乎當中共飛機、船艦忙於軍演時,國安局的工作重點是內務檢查。」同樣的「操兵」作法也見於本文開頭的電訊發展室的部隊將領出身的高層,展現出這些「情報素人」的將領們僵化而顢頇的思維。



 



這些部隊將領出身的情報首長所帶來的「領導風格」,相信是所有曾「體驗」過部隊將領出身首長的軍系情報機構都心有戚戚。



 



部隊將領把軍中陋習帶進情報機構



 



除了領導問題之外,在管理上,不少部隊將領在擔任情報首長之後,把軍中的裙帶主義、自肥等陋習帶進情報機構,造成更多問題,如蕭台福在《情報卅年》所指摘的:「一些軍職首長進入國安局後,引進其軍中的老同事空降到高階職位,這些人大都沒有情報專業,做事紕漏百出,而長官對批評的意見又一味壓制,打擊工作士氣。」



 





部隊將領出身的情報首長所帶來的「領導風格」,許多軍系情報機構都心有戚戚。(本報資料照片)


 



而在軍情局同樣是不遑多讓,從龐大為在《情報札記》書中歷數多位部隊將領在空降為軍情局局長之後,把親信調來軍情局就近照應、徇私自肥、濫用局內資源逢迎上級作更上一層樓準備等不堪情事,到近年鏡週刊爆料當時軍情局長羅德民的爭議,都可以看出部隊將領在「空降」軍情局所造成的問題。



 



特別是這些部隊將領倘若無心於推動情報機構的業務跟改革,只想把執掌的情報機構視為升官的踏腳石或仕途的終點站時,問題就更嚴重,造成如情報工作人員「江光易」所批評的那樣:「許多非情報專業出身,或者根本無工作企圖的人,竟能掌握國內情報龍頭」的怪現象。



 



筆者對於部隊將領「空降」擔任情報首長的看法是以偏概全嗎?



 



或許會有人認為筆者前述對於部隊將領「空降」擔任情報首長的看法是以偏概全,是無視過往殷宗文、丁渝洲同樣作為部隊將領「空降」擔任情報首長,卻能成功帶領軍情局、國安局的佳例,也無視國外情報機構如中情局、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Mossad)同樣有「情報素人」將領擔任情報首長的情況。



 



的確,吾人難以否認殷宗文、丁渝洲等部隊將領出身的情報首長帶領軍情局、國安局所作出的貢獻,也看到美國、以色列等著名國際情報機構有部隊將領「空降」擔任情報首長。



 



但是吾人必須指出,就台灣的情況看來,在部隊將領出身的情報首長中,是殷宗文、丁渝洲這樣盡心盡力、勇於任事的佳例多?還是那些把自己當成過客、甚至把自己視為「土皇帝」的惡例多?相信情報圈內人士心中自有公斷。



 





殷宗文、丁渝洲(如圖)等部隊將領出身的情報首長帶領軍情局、國安局貢獻不小,(翻攝自慈月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至於美國、以色列等著名國際情報機構的例子,吾人雖然可以看到這些情報機構的部隊將領出身的情報首長並非每一個都是稱職的人選,但是從美國、以色列對於將領的養成遠比台灣嚴謹,甚至在視野、領導作風上都是台灣所不及的,這使得這些美、以等國將領即使是「情報素人」,在接掌情報機構仍然有一定的水準,而且較少傳出徇私自肥、濫用局內資源等情況,相信曾跟這些國際同行接觸往來、並有所了解的台灣情報圈內人士都能體會其中差異。



 



如何改善此一情況?



 



關於空降「情報素人」將領擔任情報首長所造成的影響,已經如前述所言,至於如何改善,筆者不揣淺陋提出個人淺見作為拋磚引玉,那就是:



 



一、主政者跟國安高層應該重新檢視空降「情報素人」將領擔任情報首長的「慣例」,考慮到今日的情報界生態已經不是當年江南案的情況,是否可以從情報圈內挑選合適人選執掌情報機構?值得主政者跟國安高層深思。



 



二、主政者跟國安高層、軍方主事者應該考慮提昇情報官科的重要性跟拓寬出路,讓情報官科出身的將校有更上一層樓的前景激勵,也可以讓這些情報官科出身的將校作為未來情報首長的儲備人才庫。



 



三、倘若仍然要堅持由沒有情報背景的部隊將領出任情報首長,那麼在相關情報機構首長的遴選上,就必須建立公正透明的遴選機制,讓真正有心的適任者出線,而不是讓主政者及軍方高層的「長官意志」欽點屬意人選出線,從往例看來,「長官意志」所決定的人選並不見得是適任人選。



 



結語



 



過往空降「情報素人」將領擔任情報首長對於情報機構的影響,迄今仍未消除,主政者、國安高層、軍方主事者、情報界乃至於台灣各方有識者有必要思考這些問題,那就是如何挑選適任的情報首長?以及如何避免空降「情報素人」將領擔任情報首長所帶來的問題?正如蕭台福所言,「時間」是台灣情報界所欠缺的奢侈品,不能再讓不適任、無情報經驗、甚至抱持過客心態的「情報素人」情報首長虛擲台灣情報機構所剩不多的時間。



 



※作者為情報體系觀察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