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意志強弱根源於黨派分歧

Russell Hsiao蕭良其    2022年02月21日 07:00:00

對美中台三⽅來說,台灣是否有戰⾾意志來抵抗中國的軍事入侵是相當重要的⼀個關鍵議題,事實上中國⼀直以來強調「不戰⽽屈⼈之兵」的戰略。2021年12⽉下旬,台灣⺠主基⾦會發布委託國立政治⼤學選舉研究中⼼的年度調查發現,如果因為台灣宣佈獨立導致中國武⼒攻打台灣時,近62.7%的台灣⼈願意為保衛台灣⽽戰。⽽若中國為了統⼀對台使⽤武⼒,近72.5%的台灣⼈願意為保衛台灣⽽戰。



 



但《遠⾒雜誌》所發佈的⺠調卻發現,若是被問及「如果兩岸發⽣戰爭,你願不願意」讓你或是家⼈上戰場參戰?」時,有51.3%的受訪者表⽰不願意。對此《遠⾒雜誌》發現⼤多數女性受訪者表⽰不願意(61.2%),政治傾向為泛藍的⼈⾼達70.8%表⽰他們不願意,⽽⾼達 62.4%的泛綠的⼈表⽰願意上戰場。



 



這兩份⺠調結果⼤庭相徑,會發現台灣戰⾾意志相差甚多。進⽽詢問,兩岸倘若開戰,最終結果如何?最多⺠眾認為會是「雙⽅協議和談」有42.8%,另有17.2%⺠眾認為中國⼤陸很快獲勝,13.3%⺠眾認為中國⼤陸最終獲勝。



 



正如內華達⼤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表⽰,美國的作為相會影響台灣的戰⾾意志,同時2049計畫研究所的⽯明凱(Mark Stokes)指出解放軍花費⼤量資源來操縱影響⼠氣。



 



《遠⾒雜誌》也發現若兩岸開戰後,美國將會採取何種⽅式協助台灣,有33.7%⺠眾認為美國會「賣武器給台灣」,19.8%認為會「派出軍艦巡航」,13.0%認為會「⼝頭或書⾯譴責⼤陸」,10.2%認為會「在台灣共同作戰」。



 



對此美國國防⼤學最近的研究也指出,台灣抵抗中國的意願,部分取決於美國⼲預衝突的速度和效⼒。



 



撇開這兩份⺠調結果⼤庭相徑,會發現台灣戰⾾意志與黨派分歧相關,因此對台灣的領導階層⽽⾔,必須將戰⾾的理念融入軍事教育、訓練、規劃、評估、國際參與等⾏動中,尤其是美國與其盟友正加強台灣的威懾能⼒,⽽增加台灣戰⾾意志也是該戰略的⼀部分。



 



※本文摘自Global Taiwan Institute全球台灣研究中⼼/作者為為GTI的執⾏長,也是全球台灣簡報的主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