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列嶼島的戰車連,10/08因操演結束後不慎翻落邊坡,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M-41於1958年引進我國,不但是構成陸軍重要的輕坦克(火力)裝備,主要任務用於快速偵查、反登陸作戰使用,然而因年事已高,除少數作為離島岸防砲使用,其餘少量仍服役於金防部的戰車部隊。
對於金門前線而言,M-41因車小、重量輕、速度快而成為持續服役的原因,90年代時陸軍曾希望向美方採購M-8輕坦克,無奈當時因價格高昂,陸軍便放棄採購的需求。
直到雲豹甲車的出現,因該車輛具備衍生各種性能,因此有30公厘機砲裝步戰鬥車、40公厘榴彈機槍裝步戰鬥車、40公厘榴彈機槍指揮車與105公厘突擊砲車,尤其最後者的105公厘突擊砲車應被視為取代M-41坦克的重要角色。
根據陸軍目前的規劃,軍備局已啟動「105公厘雲豹戰砲甲車」的研發案,同時計畫於2023年進入作戰測評,總共編列約7億7884萬新台幣。針對雲豹戰砲甲車的功能,因配備105公厘戰車砲,不但能夠提供步兵火力支援,因配備輪型構造,台灣的一般道路皆能行駛,對於沙灘地或其他破碎地形,雲豹戰砲車同樣能夠勝任,至於外島的金門、澎湖等地,雲豹砲車能適時填補未來除役的M-41坦克所遺留下來的空缺,成為本島、外島的火力支援裝備。
無論是輕型坦克、或輪型砲車均能為步兵提供強大火力,此外為因應「濱海決勝」的戰場想定,雲豹砲車能夠搭配主戰車(M-60A3、CM-11/12、M-1A2),於事先抵達戰術集合地點,配合空騎旅的戰鬥直升機進行海上目標的偵搜,只要敵軍登陸艇、氣墊艇進入打擊(射擊)範圍便能執行反登陸射擊。
回顧M-41坦克的經驗,雖然具有強大的機動力,但老舊的車輛早已無法勝任現代戰場,尤其面對共軍新一代的反坦克飛彈陸續服役,M-41的火力及防護力遭到考驗,此外老舊的M-41在後勤/保養方面也面臨消失性商源危機,未來陸軍仍會將剩餘的M-41坦克全數除役。
因陸軍下一代戰砲甲車進入開發階段,一旦通過各項測試,未來將會是陸軍下一代輕火力裝甲車的代表,陸軍在輕坦克(砲車)的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進步。
※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