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車可抵一個砲兵連的威力—台灣為何要新購M109A6自走砲

戰略風格編輯部    2021年04月23日 00:02:00

中華民國陸軍已經擁有大量M109A5自走砲,即將引進M109A6型,型號只差一個數字,初期採購金額就超過170億新台幣,許多人會問,究竟M109A6比A5強在哪裡,值得花錢嗎?這筆採購案中的「精確導引砲彈」又是什麼?



 



M109A6採購案簡介



 



根據《聯合報》獨家資訊,A6自走砲採購案,有望成為美國拜登政府對台首批軍售。



 



我國採購M106A6自走砲以「銳霆專案」為代號,自2020年起編列約173.85億元新台幣預算,首批採購40輛A6自走砲與相關附屬、訓練設備。(原傳出預算新台幣300億採購約100輛。)預計2023~2025年完成接裝。



 



因為國軍近年軟硬體裝備大批升級、汰換,預算排擠,故根據台海作戰需求,以長程飛彈、海空武器列為優先執行,但經過權衡優先順序,A6自走砲仍然列為優先採購,顯見其性能對我軍作戰有所助益!



 



除了砲車,相關採購案中,還有 「新型一五五公厘火砲精準彈藥」,應為M982「神劍」(Excalibur)精準導引砲彈。



 



究竟A6型自走砲車與神劍精確導引砲彈有什麼特色與威力,讓國軍還是列為優先採購案之一?分述如後。



 



M109A5 與A6跨世代差異



 



M109A5



 



M109A5是「機械化*」M109系列自走砲的終極改良版,換更耐用耐磨的M284型砲管,雖然仍是39倍徑(砲管長6.04m),但此砲管能發射彈底噴氣增程彈*(原理見文章末尾註解)射程可達30 km。



 



相較摩托化以車輛提供砲兵機動力,機械化指除了機動力外,還擁有裝甲防禦力。



 



M109A5還強化了核生化防護能力,砲管旋轉與仰俯改用液壓系統,並換用一個有電子裝置偵測哪裡故障的440匹馬力引擎及變速箱。但這些都是1980年代戰鬥觀念的改良,因此早期型的A1~A4也可以改良至M109A5,因整體接戰模式與越戰時代幾乎相差無幾。



 





我國陸軍砲兵部隊現役的火砲主力,包括M109A2及A5自走砲丶M114輪型牽引砲,以及M110A2八吋自走砲,裝備都已超過年限;圖為M110A2。(國防部提供)


 



不過進入1990年代後,電子科技突飛猛進,在現代化的「反砲擊」偵測技術下,敵方藉由反砲擊雷達與電腦連線,很快就能由偵測砲彈飛行軌跡,計算出發砲的砲車位置,除了敵方目標很快就會疏散掩蔽,敵方也會立刻通知砲兵或戰轟機,進行反砲擊接戰,再加上只有39倍徑造成射程較短,M109A5必須更接近前線,生存性遭受質疑!



 



M109A6



 



M109A6特別強調從機械化到「資訊化」世代作戰的改良,具有其他構型均未配備的自動射擊管制系統(Automatic Fire Control System,AFCS)、全球定位/導航系統系統(Global Position/Navigation System)、單頻地空無線電系統(SINCGARS)、炮口測速雷達、火砲自動射擊管制系統等。



 



這些配備讓每一輛M109 A6都可以獨立作戰,等於將自走砲車與射擊指揮車(Fire Direction Center Vehicle,FDCV)合而為一!即M109 A6可直接由單頻地空無線電系統獲得射擊命令,射擊管制系統據此計算各項射擊參數,再自動調整火砲俯仰角和射擊方位,開始射擊任務。



 



M106 A6增設半自動化彈藥裝填系統,遙控火炮固定架以及駐鋤,且因為M109 A6砲車的戰鬥重量達29噸左右,加上射控電腦計算彈道,必要時也能不放駐鋤就射擊。砲班從6人減少到4人,且人員不用下車即可接戰,從接獲射擊命令、完成射擊準備到第一發砲彈發射僅需30~60秒。連續射擊速度也加快,最大射速從6發/分提高到8發/分。



 



M109A6自走砲。(取自美國陸軍網站)


 



簡單說:在現代化要求快打快撤的砲戰中,「一輛」A6砲車,就能打出一個「砲連」A5砲車的威力!



 



M109A6帕拉丁自走砲於夜間射擊的情形。(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M106 A6也能快速進行直瞄射擊(Direct Fire),擊毀接近砲車的目標,參閱:M109 A6 「直瞄射擊」又快又準 坦克衝來也未必打的過!



 



A6構型的砲塔內部還加裝凱夫勒(Kevlar)防彈內襯,假設反砲擊的砲彈在砲車附近爆炸,能夠強化對成員的防護。在以上的種種改良後,M109A6的火力實質上大幅強化,整個砲車在現代化作戰的生存性,更較A5型提高了300%!



由於改良甚多,M109 A6甚至有自己單獨的型號帕拉丁(Paladin)或按照意思翻譯為聖騎士。



 



A6型缺點在台海戰場尚可接受



 



在探討M106 A6的缺點前,要先看一看美軍當年原本預計取代M109系列自走砲的系統。



 



美軍由於有強大的空中武力支援地面部隊,因此對於砲兵火力並沒有特別重視,但是M109自走砲是1960年代的設計(1963年服役),到了1990年代時,整體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故美國當時開發十字軍(Crusader)自走砲系統想要取代M109系列。



 



XM-2001自走砲車是十字軍自走砲系統的核心,馬力為M1戰車同級的1500匹,採用線控駕駛(Drive by Wire),與戰鬥機的線傳飛控(Fly by Wire)相同,透過電腦以數位訊號來駕駛砲車!比M1戰車還先進……



 



火力為155mm 56倍徑加農榴彈砲,有液冷循環系統,採用彈底噴氣彈時,射程輕鬆超過40km。整個接戰程序完全自動化,30秒內能從運動狀態到開火!因砲車能自動接收射擊指令,並自動導航、定位與監控目標位置,自動解算射擊參數,自動選取砲彈、藥包和引信設定,自動裝填砲彈,自動瞄準與射擊……



 



XM-2001最高連續射速達12發/分,打了就跑的爆發射速達4發/15秒,而且此時的CEP在35km外,僅有140m。這樣的性能別說同時期的M109A5,連改良後的A6都望塵莫及,車尾燈都看不到!



 





擁有155mm 56倍徑火砲的XM2001砲車。但整個計畫因成本過於昂貴而被取消。(圖片摘自網路)


 



但整套十字軍系統因為過於昂貴(研發+第一批小量生產的成本預計達1990年代的110億美金,約今日的200億以上),當時一組砲車超過1000萬美金,美軍認為優先性不高又太燒錢,最後整個計畫於2002年取消,但部分電子技術轉移到M109 A6上。



 



由十字軍計畫,可以看出M109 A6的射程是最大的問題「射程不足」,39倍徑砲管就算裝上彈底噴氣彈,射程也只有30km,這是現在已經普及的標準型52倍徑155mm自走砲的標準射程,如使用彈底噴氣增程彈,52倍徑155mm砲可以打到40~45km,M109 A6的射程完全居於劣勢,在平原作戰相當不利!美軍後來研發M109 A8,以58倍徑砲管彌補此劣勢,但目前還未完全成功。



 



但射程這個缺點,在台海戰場則可能不太明顯…因為未來的台海作戰中,我軍是守勢作戰的一方,在前幾波解放軍以長程武器攻擊我軍據點時,自走砲車應該會隱蔽起來,在解放軍船團接近時,也不可能開到相對暴露的灘頭附近,企圖射擊敵軍船團,因這種打法砲車會被敵迅速擊毀。



 



自走砲隱蔽在中央山脈附近的廣闊空間,即可以利用地形掩護,躲過解放軍炸射。解放軍登陸後建立灘頭陣地時,砲車可以在中央山脈靠近平原一側機動,並以快打快跑射擊模式,攻擊解放軍灘頭陣地,支援我軍反攻。而看看地圖就知道,由中央山脈邊緣到灘頭的距離幾乎都不到30km,M109A6的射程已足夠戰場縱深。相對的,其快速射擊與撤離的能力,會比其他國軍各型火砲,都有強的多之戰場生存能力!



 



而且為了針對射程這個缺點加以改善,國軍也引進了「精確導引砲彈」,對於30~50km這段射程內,如果有非打不可的高價值目標出現,國軍M109A6砲車也有砲彈能招呼!



 



如虎添翼的「導引砲彈」



 



下方影片是幾幕155mm M982神劍導引炮彈(M982 Excalibur)以不同距離射擊目標,發發精準!M982使用軍規GPS導引,美軍在伊拉克實戰使用,圓周誤差率半徑(CEP)僅5m左右,簡直如同飛彈般的精確,對於車輛大小的目標,完全籠罩在最大殺傷範圍內,裝甲車甚至盤旋的直升機都能一發摧毀,改良後甚至可攻擊低速移動目標!



 





 





M109A6自走砲。(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M982除了精確,由於使用折疊彈翼,能夠改變砲彈彈道,因此射程也比傳統砲彈遠的多,40~50km的射程超越大部分傳統155mm火砲的標準砲彈。



 



但須注意精確導引砲彈不只有GPS導引一種方式,其他導引模式例如終端雷射導引、雷達導引等,也有許多國家開發類似的產品,但無論射程與精確度,都不如M982。例如國軍曾經引進採用的M712銅斑蛇導引砲彈,需有人員或直升機在前線(靠近目標3~5km內)以雷射導引、最大射程也僅20km。



 



攻擊移動目標能力



 



M982採用GPS全球衛星定位導引方式,原理是裝在砲彈頂部的增強型可攜式砲兵感應引信設定器(Enhanced Portable Inductive Artillery Fuse Setter,EPIAFS)輸入目標方位,射擊後主動搜尋並摧毀目標。



 



但眾所周知GPS導引很難擊中移動中的目標,研發單位為M982加裝一個具有雷射半主動終端導引功能的新製導航組件(GNU),使之成為一種複合式導引砲彈。



 



光是採用GPS導引的標準型M982砲彈已具有很高的精準度,命中距離目標4公尺範圍內的機率高達90%,在此基礎上加裝雷射半主動導引尋標段後,砲彈將可以在飛行中重新瞄準目標,即在飛行路徑中隨時更改飛行路線與彈著點,因此具備攻擊低速移動目標的能力。



 



物美價廉的其他導引方式



 



但是,M982精確導引砲彈最大的問題是「因為太準確如狙擊槍,所以價格昂貴!」,2015年,美國軍方花費19.34億美元,採購7474枚,一枚25.88萬美元(約777萬台幣),是傳統155mm砲彈(例如M549A1增程155mm彈)的100多倍價格,而且需要良好的儲存環境,此類附加成本還沒算入!



 





M982 的彈頭外型


 



100多倍實在太誇張,美軍也覺得太貴,無法大規模消耗(美軍是真的在打仗,不是堆倉庫),於是研發出讓傳統砲彈變聰明的「M1156 精確導引套件」(Precision Guidance Kit)。



 



M1156PGK套件將傳統155mm砲彈裝上導引頭與彈翼,約可將射到30km外,CEP達267m的M549A1砲彈降到CEP 50m,這種精確度雖然相比M982還是差很多,也無法延伸射程,但拿來反步兵集群以及反砲擊這類任務,已經夠準了。



 



此套件價格僅1萬美元,雖然還是比無導引砲彈貴,但已經進入可以接受的範圍,且能讓美軍在精確導引以及無導引這麼大的鴻溝間,擁有適中的選擇,也許亦是國軍可以參考的方案。



 



※本文經授權刊出,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標題為「為何新購M109A6 對比 A5自走砲 戰場生存性高300%? 配合新型精確導引砲彈如虎添翼!」原文出處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