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台灣恐變成「無魚之島」

李武忠    2017年03月12日 00:00:00

台日關係空前麻吉,蔡政府針對沖之鳥究竟是島還是礁爭議,採取以對話取代對抗並強調尊重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CLCS)決定。儘管台灣對日本處處友善,但是有關我國漁船能否如過去般自由進出沖之鳥公海海域捕魚已經近一年了,從第一次「台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會議」到這次的「台日漁業協議」都一直沒有答案,眼看漁汛期(3月到6月)就要來臨,漁民心急如焚,而我國外交部長曾表示在下一次漁汛季節來臨之前,雙方「應該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如今再度失信於民。



 



看似廣闊的大海中,其實有魚可捕的地區並不多,目前全球漁獲量80%以上是來自水深部到180米的大陸棚區。由於國際公海多數被劃入臨海國家的200海浬專屬經濟海域,使得公海可自由捕魚面積大幅限縮,加以國際漁業資源的逐漸枯竭,各鄰海國為維護所屬經濟海域內漁業資源與當地漁民生計,對付非法捕魚的手段也越來越激烈(如阿根廷海警擊沉在該國海域非法捕魚的中國大陸漁船;越南政府公開炸毀非法捕魚外國漁船;俄國海巡隊朝北韓非法捕魚漁船開槍,造成一死八傷;南、北韓和中國因梭子蟹捕撈關係緊張等等)。



 



為此主要捕魚國家如日本多將輔導重心從遠洋轉為沿近海及養殖漁業(遠洋漁業產量只占總漁產量的7.7%),並充分利用國際貿易組織(WTO)和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平台,促進水産品國際貿易發展,讓漁業轉危為安;而台灣政府還是以遠洋漁業為主體(遠洋漁業產量占總漁產量的63.8%),卻又無法有效管理致遭歐盟舉黃牌,未來遠洋漁業經營勢必日趨困難。台灣政府應該積極協助業者因應,而不是消極要求我國漁船不要進入危險海域捕魚。



 



不要老是看國內輿情而做處置



 



台灣與鄰國日本、中國、菲律賓、越南等海域多所重疊,各說各話,我國漁船出海作業經常遭到鄰國官方武力或海盜威脅,輕則罰款贖人,重則船毀人亡,命喪異鄉,難怪台灣年輕人沒意願上船工作,只能仰賴外籍漁工。由於漁業資源越來越稀少,可預期未來這樣的爭端會層出不窮,緊張局勢升高,近日中國大陸推出20年來最嚴苛的南海休漁令,引來越南政府抗議其侵犯該國在西沙群島的主權。



 



我國政府除透過談判爭取應有的權益外,應該針對這些突發狀況制定完整的應變標準作業流程,平日即加以演練隨時檢討修正(包括護漁規模暨措施、必要證據收集暨分析、救援方案、談判團隊等),一旦發生真實事件時各部會可以迅速做出回應,不要老是看國內輿情來做處置,畢竟全力護漁給漁民一個安心的作業環境是政府的基本責任,不容迴避。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過度捕撈、非法捕魚、海域汙染、氣候變遷、外來種入侵和棲地被破壞、管理鬆散等因素,造成台灣沿岸漁業持續枯竭,經濟魚種數量大為減少,小規模漁民的生活將陷入困境。政府口號很多,然而監委調查報告更明確指出政府多年來針對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惡化改善施政成效不彰,且作許多虛工,戳破漁政官員長期謊言,政府再不拿出辦法,四面環海的台灣很可能成為「無魚之島」,難道台灣政府非得等到付出沉痛的代價後才覺醒,而漁民還要繼續隱忍多久?



 



※作者為農漁業專欄作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