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台灣農業必須走向安全 無毒 友善的路

李武忠    2017年03月31日 00:00:00

食藥署公告放寬共128項蔬果等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容許量,尤其是允許茶農使用農藥業氟派瑞(Fluopyram)並將殘留容許量列為6ppm,引發外界一片愕然及罵聲。儘管專家予以背書強調最具爭議的氟派瑞及達滅芬殘留量放寬不致對人體有害,然而食藥署在考量「民眾不安心」、「可能衝擊茶葉內外銷」、「沒有實施急迫性」後,決議暫緩也造成專家的不滿。



 



就政府施政而言,專家意見應該只是其中一個重要且必要考量因素,除此之外,還要包括:民情、風俗習性、社會觀感、花費成本、有無急迫性、對市場衝擊、可行性等等,特別是政策推動的時機更具關鍵,以目前台灣消費者才經歷多次食安風暴餘悸猶存,且對政府把關能力缺乏信心的此刻,貿然放寬農藥使用範圍與劑量,卻又未對民眾作雙向溝通,讓民眾安心,自然會引來那麼多的反對聲音,食藥署應以此為戒。



 



目前農藥管理係由農委會與食藥署共同負責,但是多數業務係落在農委會身上包括:農民用藥輔導、試驗、評估、提出農藥殘留容許量的建議值等,對於農藥殘留標準的裁決和公告則由食藥署負責,但是對於國內農藥使用狀況以及農業需求等,食藥署並不清楚,致常造成管理上的落差,屢遭農民抱怨。為求事權統一,由單一機構採取一條龍管理模式,是可以考慮的方式,亦可以考慮整合現行相關人力,組成專責獨立的農藥、動物用藥、飼料添加物等審議、把關及核定機構,但不是又另立黑機關。



 



此次爭議中有人提到國內農藥管理已行之多年未曾修正,許多病害找不到有效的農藥來治療,造成農耕的困難且有些農藥毒性強,不易揮發對環境傷害大等訴求,建議應該開放安全性高的新藥氟派瑞進口。對此農委會應該針對現行可使用的農藥進行全面審視,同時斟酌國際使用狀況以及台灣農業未來發展需要做出完整修正,解決農民困擾也可以避免圖利個別廠商的質疑。



 



面對國際消費需求與國外農產品的激烈競爭,台灣農業必須走向安全、無毒、友善的道路,而台灣農產品與進口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於高品質(包含具較高的食用安全性)。為此農委會應積極輔導農民透過品種改良、生產技術改進、生物防治開發等來減少農藥、抗生素、化學肥料等使用量。若貪圖一時管理方便,任意放寬農藥使用及殘留標準,美其名是為農民著想,卻很可能讓台灣農產品失去原有的優勢與形象,得不償失,政府請拿出決策力來!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恐有湮滅罪證之嫌 朴槿惠31日凌晨遭收押



●【影片】威脅不斷來襲 阿富汗計劃擴編特種部隊



 



※作者為農漁業專欄作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