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前總統朴槿惠遭受彈劾下台後,檢方旋即逮捕並展開相關起訴程序。這不僅宣告著朴的政治生命完結,也代表著韓國即將進入新時代。目前看來,由於韓國人民對朴槿惠的厭惡,連帶使保守陣營的選情陷入愁雲慘霧,情勢對進步陣營的候選人較為有利。不過,無論是誰當選,他都得面臨內外困境交織的複雜局面,韓國正在危機的十字路口上。
就內部而言,雖然自千禧年以來,韓國的經濟成長顯著,但明顯出現不均的現象。以GDP和家庭總收入增長為例,從1990到2015年,韓國GDP累計成長率為249%,家庭平均收入的累計增長率只有90.5%,意味著絕大部分的果實歸於財團。同時,貧富差距更是顯著,2015年,前10%的家庭平均月收入約為811萬韓元(約台幣22萬),而最後10%的家庭約為72萬韓元(約台幣2萬),相距為11倍。因此,韓國民眾開始反思,失去公平分配的成長是否符合所需。
此外,韓國約自2007年國民年均所得突破兩萬美元,隨後由保守陣營掌權,從李明博的747承诺,到朴槿惠的經濟革新三年計畫,都強調將帶領韓國達到四萬美元。然而,迄今韓國人均所得仍無法突破三萬。在檢討的聲浪裡,有些論點指向由財閥主導的經濟發展,因為以出口帶動雇傭和消費增加的舊模式漸趨乏力,且可能扼殺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與生存空間。故民眾期待新總統能提出更具前景的經濟改革,特別是必須節制與財團勾結的金權政治模式。
就外部觀之,韓國正遭受朝鮮的嚴酷挑戰,並身處於美中角力的夾縫間。檯面上的總統候選人們立場不同,各有盤算。以聲望最高的文在寅來說,他雖偏向於與平壤對話,但若視為陽光政策的復辟則不盡然,因為金正恩畢竟不同於金正日,年輕一代也未必會接受太過妥協的態度。需注意的是,美國在根本利益(即核議題)與朝鮮背道而馳,且華府一直想將麻煩推給北京。為了避免衝突,新總統可以嘗試先遞出橄欖枝,緩和朝韓矛盾,重新奪回半島事務的發言權。
另一方面,韓國與中國仍處於因薩德而生的糾紛,北京尚在期待新總統會放棄薩德。根據峨山研究所去年11月的民調顯示,支持部署薩德的比例為46%,反對則來到45%,會造成支持下降的主因乃是不信任朴政府。但在中國抵制樂天等一系列限韓措施後,支持又回到五成,反對則落到約38%。鼓動民族主義的結果讓北京騎虎難下,雙方雖不至於決裂,卻也難以回到過去。然而,雙方經濟往來仍舊密切,新總統必須嘗試修補關係,減輕中國制裁帶來的傷害。
最後,第六共和行憲至今將近30年,許多總統本人或親屬,陷入金權陷阱,下場淒涼。朴崔的親信干政事件,更凸顯裙帶政治的橫行。因此,韓國民眾認為有必要修憲約束總統權力。最新民調顯示有近四成的人傾向轉為四年一任連選連任的總統制、兩成多的人則認為可改為半總統制,將權力分散給總理。雖然並沒有學理或實踐可以證明,四年連任總統制會帶來更廉潔的民主政治,這與政治文化比較有關,但韓國確實已經到了整體改革的關鍵時刻,新總統得回應人民對於修憲的殷切需求。
【延伸閱讀】
※作者為LUCIO策略總監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