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你也接到「全國公務人員協會」來電嗎

主筆室    2017年04月17日 07:02:00

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發出「夜宿圍城」動員令,準備18日再次上街捍衛公務員年金。今天之前,各部會則多有員工接到來自「全國公務人員協會」關心的電話,應是指望大家能同仇敵愾,為公務員自家的退休金之爭站在同一陣線。



 



電話詢問的內容,包括首先徵詢公務員對年金改革的觀感,繼之確認對方是否可領取18趴優惠利率,接著,便是主動提及他們有一能爭取良好退休金的方案,或者能為公務員爭取更好的退休待遇。如對方有興趣,他們甚至願意派遣專員親臨拜訪,現身教學。



 



再者,協會的電話訪員,進一步還想了解對方距離退休的年限,以及欲知其另一半是否也為公務員,彼此有沒有理想的理財規劃。而最令人為之一振的語詞即是:「為了避免以後『任人宰割』,希望大家一起為同仁爭取福利。」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成員持續捍衛退休金,還擬定方案積極任事,完全一改外界對公務員只求明哲保身的刻板印象。



 



而我們卻無以得知,那群極力爭取優質年金的公務員,過去對自身官僚文化的弊病,是否也有今天不站出來,明天就活不下去的迫切感。又或者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過去若非太多睜隻眼、閉隻眼的積習累積,年金問題說不定真的還不到山窮水盡。不然為何連前總統馬英九都說(2012年):「台灣年金制度長期面臨『經費不足』、『行業不平』、『世代不均』三大困境。」以及「年金改革,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至於所謂積習,恐怕早已多如牛毛,層層交疊到很難讓人釐清該從哪一步先下手。大者包括中央政府機關預算執行要點規範的「經常門」、「資本門」流用標準,到底有沒有嚴格照章行事?舉債上限有沒有利用其他巧門逃避設定門檻?另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公家機關預算編列是不是有一「傳統」,即某個項目去年編了100萬,無論實際執行情況如何,無論是不是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經費,反正最後一定要花完,買買別的東西也行,創立其他名目移為他用也可以(俗稱消化預算),只因為各單位都會擔心明年自己的預算遭縮減,手頭變得有點緊而難辦事。但問題是,錢如果是自己的,會允許這樣的使用邏輯嗎?



 



除此,公務員淘汰機制,不也多所變形扭曲。試問,有甚麼樣組織的考績評等,會規定各單位必須對甲、乙、丙三種考績給予固定配額。也就是假若A、B 兩人年度工作表現旗鼓相當,但依規定甲等考績只有一人,則另一人就必須得到考乙(考績還牽涉年終發放),下回再以考甲為補償。設若有人表現極差,得到考丙,在連續兩年皆為考丙將可能丟掉公差的設計下,第三年此人是否又經常會在官僚體系的溫情主義和鄉愿中,至少獲得考乙,以續延其公務生涯。此機制執行多久,就為人詬病多久。不知「全國公務人員協會」能否告訴我們有多少公務員受惠於這種變通之道。



 



同時,公務機關中,理當每份職務、每個位置都屬公器,但又怎麼會經常成為主其事者獎勵、懲罰部屬的調節工具?私人機關可以將職缺公器私用,公家機關也能有這操作空間?而又是甚麼樣的組織經營,可以容許有部門經常挑燈夜戰,有部門可以「涼缺自居」。幸好我們早遠離那洽公時還得到附近菜市場找承辦人的「美好年代」。當初給予公務員的優惠,是為使其拉至和民間企業一樣水準,但國家龐大的組織機關運轉,真有獨特到可以違反效率原則?



 



很遺憾,「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希望公務員為自己爭取幸福的方式,不是發電希望諸位同仁能在年金改革之外,也有勇氣遏止公家機關內部直到今天還未予剔除的老毛病。今天抗拒年金改革,昨日消極政府塑身,公家管理模式無以現代化,到底如何能說服每一個人都可以無妄無災到公卿。



 



希臘破產,被稱之為「蟋蟀大軍」的公務員成為眾矢之的,歸因除了不符公平正義的退休俸問題,恐怕亦肇始於長期以來的大鍋飯文化和「自肥」規章。沒有人宰割他們,而是他們早已習慣依附在不合時宜的機關文化裡彼此取暖,最後成就安逸的反噬,導致了一場自我宰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