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由馬來西亞經濟問題看台灣新南向政策

張溫妮    2017年05月30日 07:00:00

馬來西亞雖然地處台灣鄰近的位置,但國內似乎對於東南亞的情勢少有研究。東協共同體之一的馬來西亞在經貿領域的快速發展,透過稅收的減免條件積極吸引外商至馬來西亞投資,活絡了當地的製造業,也帶動了馬來西亞的經濟。除了過去的新經濟政策外,馬來西亞也立下2020宏願,並且也在2010年宣布經濟轉型計畫(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簡稱ETP)配合先前已推動的經濟政策,著眼於他們高度仰賴能源市場的問題,鼓勵產業多元化並拓展其他經濟領域。



 



為了達成2020宏願,包括馬來西亞在內除了關稅的減免外也需要更進一步設立窗口以便達到經濟整合,但東協國家的發展差距大,且各國情形不一致,而各國對於貿易及投資的開放程度也不相同,便難以達到同一標準。再者,馬來西亞近年來雖然積極吸引外資前來投資,但仍有保護國內產業受到衝擊的因素,因此能否如期完成目標,仍存在許多變數。



 



而去年台灣於對外經貿戰略會談當中通過了「新南向政策」並且也在事後提出了「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希望透過長期合作、雙向互惠的方式以「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四大面向著手,期望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



 



馬來西亞政府認知到他們對於能源市場高度依賴,容易使得他們陷入因石油或天然氣在國際上的價格下跌而導致他們的經濟大受影響,因此希望以經濟轉型計畫,拓展其他經濟領域以降低能源市場帶來的衝擊;除了能源市場的高度仰賴外,對於馬來西亞來說,中國是相當重要的貿易夥伴,然而台灣也面臨到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問題,新南向政策的推動也與此有高度相關,目前新南向政策主要目標是改變過去以東協國家或南亞地區做為出口代工的生產模式,擴大夥伴供應鏈的可能,建立起新的經貿夥伴關係,但台灣時常面臨到因執政黨派的不同而導致政策無法持續實行,然而新貿易夥伴關係勢必需要透過長時間的合作、互信及溝通建立,若計畫又遭停擺、擱置,原先期待新南向政策帶來的實質效應便會不如預期。



 



【延伸閱讀】



●【新南向6月啟動】第二波簽證放寬 試辦菲律賓來台免簽



●【內幕】蔡英文親點郭臨伍 具體執行「新南向」



 



【熱門影片推薦】



●吸菸破壞奧運形象 東京禁菸提案遇國內阻力



●會見以巴領導人 川普誓言為中東帶來和平



●遭批影響總統大選 柯米國會作證喊冤



北韓官媒罕見嗆中國 警告衝突後果嚴重



英國菲利普親王宣布退休 王室職務交棒兒孫



 



※作者為學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