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在「差異但公平」 不是禁止「果凍筆」

溫朗東    2017年06月07日 00:00:00

寫字是件浪漫的事情,把字寫好看也是種藝術,但對習慣打字的我來說,可能把名字寫好看也就堪用了。

 

所以我感受不到果凍筆的樂趣。這讓我有點遺憾,啊...兩百塊可以買到快樂,是多麼幸福的事。我好羨慕小學生,活在那個年歲,生命的喜悅是那麼單純。

 

我可以理解,教育者會出於怎樣的心情禁用果凍筆。不出兩種理由:一、避免階級感。二、提倡節儉。

 

而這兩種理由,都過於一廂情願,與時代嚴重脫節。

 

首先,果凍筆真的沒那麼貴...至少不會比手機、鞋子、眼鏡、飾品等等配件來得貴。如果禁用果凍筆的邏輯能成立,那上學就要像入獄服刑,一人一套制服,所有用具都由政府配給,一切私人物品都禁止。

 

再來,用禁止私人配件,來塑造表面上的階級平等,未必具有教育意義。社會上本來每個人的財富是不均等的,學校可以做的,不是假裝差異不存在,而是打造一個「差異但公平」的環境。我們可以讓孩子相信,自己不管拿了怎樣的筆,穿怎樣的鞋怎樣的衣服,在就學表現上,跟其他人遵從一樣的規則,擁有一樣的機會。

 

而這是現實世界沒有的。

 

現實世界既充滿差異又不公平。

 

我覺得,教育的意義是讓孩子知道這些差異與不公平確實存在,但是透過良善的體制,我們消除不了差異,可以消除不公平。

 

假裝每個人都一模一樣的教育,就像是不提性知識的教育:你不教,孩子還是會接觸到,而且接觸到的是錯誤的觀念。

 

至於節儉的理由,背後有一套中國文人的浪漫想像。大概就是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能夠夏天不吹冷氣,冬天洗冷水澡,待在漏水的房間裡,吃些簡陋的飯菜,用最便宜的文具,像是禁慾主義的刻苦學習.....你就可以把書唸好。

 

這顯然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節儉,把盡其所能的省錢,視為道德的實踐。不過,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錯的。

 

你省錢,就表示別人賺不到你的錢。

 

你當消費者的時候省錢,你當生產者的時候就賺不到錢。

 

你這輩子都不工作嗎?都不會成為某項物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嗎?

 

整個社會都極致的節儉,就是讓別人賺不到錢,自己也賺不到錢,沒有人能過好生活...包括那些懸樑刺股的學生。

 

理財教育,不應該是細項審核,管控學生的每一項開銷。而是要讓他們知道:

 

甚麼是好的產品。

 

世界的進步是如何被好產品推動的。

 

如何去成為製造好產品的人。

 

如果你能夠成為製造好產品的人,你也可以使用其他人提供的好產品。

 

然後,不要嘲笑那些買不起好產品的同學。因為人的價值,不在於你現在擁有甚麼,而在於你正在創造甚麼。(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原文連結)



 



【熱門影片】



●7國斷交卡達 國際油價波動小



●IS逆襲 菲律賓南部進入戒嚴狀態



 



 



※作者為港裔台灣人,辯論人,最愛的城市是高雄。專業評論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