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選文】面對紐約地震的惡意

張3豐    2024年04月08日 07:00:00

紐約發生4.8級地震,沒有造成什麼損失。



 



作為經歷了5.13地震以及此後很多5級以上餘震的人,我當然很淡定。不過看一下微博,還是很遺憾。



 



在「CCTV國際時訊」帳號報導這一動態消息的評論區,點讚數最高的是這麼幾條:



 





 



坦白說,並不意外。



 



「紐約震感」上了微博熱搜,這是值得注意的網路奇觀。住在紐約發微博說地震的人很少,大部分關注紐約地震的,都是像上面截圖中的那些人。



 



這個熱搜的形成反映出一個事實:很多中國網友希望紐約發生更大地震,最好死很多人。



 



此前臺灣地震,很多天人一邊裝作同情,一邊說「解放軍去救災,別的人就不要摻合了。」



 



這一點都不幽默。還有很多人在那裡期盼日本地震,為海嘯預報浪太小趕到遺憾。這就是相當多人的心理。



 



2011年日本311地震的時候,我就知道成都有中學在課堂上歡呼。現在那些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吧。



 



一個省會城市的重點中學,而且是經常發生地震的地方,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



 



我很早就打定主意,要與這樣的網路輿論進行抗爭。每一次日本地震,我都會寫文章批評那些歡呼的網友,當然,結果通常是海量的舉報,不是針對那些人、而是衝我而來、刪文章也是常有的事。



 



這次我想說,你們這種行為,其實已經造成相當嚴重的後果。



 



臺灣地震後,大陸有關部門及時表態慰問,而且願意提供幫助。但是,臺灣方面拒絕來幫助,他們普遍注意到了網路輿情中的惡意,寧願不接受援助。



 



想一想這是多麼讓人傷心的場景。512地震後,港臺地區的捐助自不必說,疫情初期,來自日本的各種捐獻也歷歷在目。如果再有類似的災害,又會如何?



 



我認為牢記「日本侵略」或者「渴望統一」,而且進行恰當表達,都是個人自由,但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有關「何為人」的共識,應該守住一些基本底線。



 



當然,也不光是臺灣。其他地區和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大陸網民的表現。



 



對其他地方的災害進行歡呼、一種群體性冷漠和狂歡,「中國人」的整體形象就這樣被建構起來。這個「整體形象」會對中國人造成很大影響。



 



你或許會說,我並沒有歡呼,我很善良——但是作為中國人,如果你不譴責這種網路民粹和暴力,你在本質上就不是無辜的。



 



新浪微博據說封禁了一些在臺灣地震後表現得興高采烈的賬號,這值得肯定,但是長久以來,微博一直在縱容這種聲音,也是事實。



 



其實善良的你,如果總是沉默,也是一種縱容。



 



※本文轉載自微信〈城市的地得〉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