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存款和貸款同時減少 錢去哪了?

看中國    2023年05月14日 06:00:00

中國央行5月11日公佈的金融資料出現的居民端新增存款、新增貸款同時收縮的情況,引發市場關注。消費及生產價格指數欠佳,內需疲軟、經濟復甦艱難。



 



中國進口大幅萎縮、經濟通縮壓力正在加深等資料公佈之後,疲軟的金融資料發佈。這表明中國內需仍然脆弱,可能需要更多刺激措施。中國央行5月11日公佈的金融資料顯示,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188億元,同比多增649億元;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5524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億元;M2(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



 



「4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的話題在中國社交網路中引發關注,在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9.9萬億元後,4月居民存款大幅減少。錢去哪兒了?



 



5月12日,申萬宏源證券則認為,居民存款下降是否去向消費仍存在疑問,根據央行披露,一季度居民1.4萬億資管資金回表,占一季度居民存款多增七成。合理推測,4月居民存款減少更可能去向表外資產,而非市場期盼的消費領域。



 



並且,4月信貸的回落源於居民部門,4月居民新增貸款減少241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255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1156億元。



 



華泰證券固定收益團隊指出,4月居民貸款同比多減2411億元,這和4月的房地產表現一致。4月樓市行情轉淡,二手房成交熱度也有一定回落。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居民部門貸款再次出現負值,短貸和中長期貸款均下滑,反映的是居民不願意借錢消費和購房。當對未來就業和收入預期不穩定時,自然也就不願意背上負債,這反映出居民消費信心不足。



 



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民眾加速償還房貸,造成新增存款和新增貸款的減少。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的信貸資料遠低於預期,加劇了對後疫情復甦可持續性的擔憂」國泰君安國際經濟學家周浩表示,「融資總額和新增貸款都只有市場預期的一半,這表明疫情後的第一波復甦或多或少已經消退。」



 



「家庭貸款的疲軟(主要是房屋抵押貸款)與每日資料相符,表明房地產銷售的復甦至少發生了部分逆轉」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報告說,「這意味著信貸需求步履蹣跚,這表明我們不應該對今年晚些時候的國內需求抱有很高的希望。」



 



中國央行目前被夾在「非典型通貨緊縮」週期和強勁的信貸增長之間,因此放鬆政策的空間有限,儘管對美聯儲結束加息的預期緩解了對資本外流的擔憂。



 



其它經濟資料也顯示中國民眾不願意消費、內需不振。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1日公佈資料顯示,4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的增長降到兩年多來的最低水準,而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 PPI)的通縮加劇。



 



美國消費者新聞及商業頻道CNBC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鑒於中國經濟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疲軟,中國的消費者反彈仍處在早期階段,而民眾的收入水準也沒有那麼強固。



 



分析表示,外界預期北京當局將會提出更多的刺激措施,以支撐經濟的疲需求軟。(本文授權轉載自《看中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