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火災──能夠想到的壞事都會發生

张3丰    2022年11月27日 07:00:00

烏魯木齊火災死了10個人。



 



看到一段視頻,消防車在那裡噴水。一個女子焦急的聲音:「噴不上呀,他是不是根本沒發現噴不上?」



 



有一些當地居民發出了疑問。儘管官方通報這是一個低風險(疫情)社區,但是仍然有欄杆阻擋,消防車趕到後無法靠近,接下來是手忙腳亂拆除欄杆——最終據說花了2小時,才真正有效滅火。



 



或許這10個人本不必死?



 





 



因為防控鎖死、封堵消防通道,最終會帶來風險,這就是大家最擔心的事。現在,它還是發生了。



 



那些封控的人,抱有僥倖心理。發生火災畢竟是小概率事件,「到時候再打開吧。」但是歷史上有大量證據表明,著火後再梳理消防通道,不可能做到「及時」。



 



在蘭州和鄭州,我們看到了救護車不能及時到達,最終讓兩個嬰幼兒死亡的新聞。蘭州的120總是打不通,鄭州120把孩子轉移到非常遠的醫院。



 



消防和急救,119和120,幾乎是城市「最後一道防線的守護者」,現在都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大量封控一定會阻擋消防車,而醫護人員即便奮戰到死,也無法解決電話過多接不過來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是大量人不能自由出門看病,只有通過社區打120求救。



 



我們的城市正在死去。當然,農村也好不到哪裡去。在河南,因為農民無法去田裡勞動,大量蔬菜即將爛在田裡,有關部門採取各種辦法,幫助農民收菜、賣菜。



 



這些困難本來不會存在,讓農民到自己田裡勞動,讓貨車司機奔波在道路上,讓小攤主像往常那樣,在淩晨5點趕到批發市場。讓人們勞動,他們就能夠養活自己。



 



現在,人們不得不做很多本來不需要的、多餘的事,還要包裝成「人間大愛」進行宣傳,但是,農民明年的生活到底會怎樣,這是一個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



 



看廣州、石家莊、鄭州各地的新聞,都有一種新趨勢,他們正在允許、鼓勵甚至逼迫打工者回到原籍——這不僅為「原籍」製造困難,也在斬斷很多人好不容易才建立的與城市的連接。



 



那位在體育場方艙上吊的女子,既「不習慣」方艙裡的生活,也不敢回道家鄉,她擔心回湖北老家過年,因為老公和自己的「陽性」,人們會「說閒話」。她代表著我們中大多數的生存狀態:在城鄉之間,身心懸而未決。



 



她微信裡還有3萬塊錢,物質上沒有到上窮水盡的地步,但是在精神上,她卻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城市和農村一樣面臨著荒蕪的可能。上半年上海外灘長草的照片傳遍網路,上海有關部門安排一個記者雨中在外灘走了幾公里,想證明外灘沒有長草——因為對城市太說,水泥地面長出野草,就意味著真正的衰落。



 



在過去兩年,即便是以「煙火氣」著稱的成都,城市也呈現出衰落的一面。環衛工人不能像往常那樣工作,很多小店不得不倒閉、轉讓,都讓城市失去「生氣」。而這些「生氣」的獲得,可能是幾代人的努力。



 



不想傳遞這種喪的情緒。我的做法是,在能出門的時候儘量出門,走進那些還開著的店鋪,去酒吧裡喝一杯,和朋友在現實中聊天——昨天,成華區通知酒吧、健身房等密閉空間關門三天,我還感歎,今天只有去錦江區的酒吧裡看球,但是上午接到通知,錦江區酒吧也暫停營業了。



 



我們需要相互鼓勵,也需要有所作為。至少要下樓看一看,消防通道是否被人關了,做一些投訴的嘗試,這在關鍵的時候可以救自己一命。現在,只有自己去守住「生命線」。(本文轉載自中國數字時代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