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離世 這三國保持沉默不發文哀悼

看中國    2022年12月04日 07:00:00

中共黨媒11月30日發布前黨魁江澤民去世的消息,各國政府相繼發文哀悼,不過有媒體注意到,有三個國家卻一致保持沉默,沒有任何表示。



 



《南華早報》報導,在週三舉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議上,在各國代表投標表決一項決議前,擔任11月理事會主席的迦納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哈羅德.阿傑曼(Harold Agyeman)大使代表安全理事向北京表達最深切的同情,接著全體人員起身默哀1分鐘。



 



該項「核武器擴散是國際和平和安全的威脅」決議獲得一致通過後,阿傑曼和俄羅斯、墨西哥、阿聯酋、阿爾巴尼亞、挪威和愛爾蘭等國家代表在發言前對江澤民的去世表示哀悼。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美國、印度和英國三國的代表均沒有任何表示,直接針對決議發表言論。直到週四,美國、印度和英國也未對江的去世發表任何文告。分析稱,這顯示美、印、英三國和北京的關係日趨緊張。



 



美、印、英三國和北京關係日趨緊張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表示,美國正致力於增強北約應變能力,以面對來自中國的各項挑戰。他也說,北京「對歐洲-大西洋安全構成系統性挑戰」。



 



《南華早報》也引述他的言論稱:「我們盟友仍對北京的脅迫性政策、虛假信息,以及快速而不透明的軍事集結,還有與俄羅斯的合作感到擔憂。」



 



英國首相蘇奈克不久前才說,英中關係的黃金時代已結束,中國走向更威權主義,對英國價值觀、權益構成系統性挑戰。



 



近年來,印度與北京都因邊界爭議導致關係緊張,週三美國和印度在有爭議的邊界地區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更使得局勢升溫。



 



歐盟的態度則剛好和這三國形成對比。歐盟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推特上發表了他的「誠摯哀悼」。米歇爾原定於週四抵達北京與習近平等中國最高領導人會晤,不過他的中國之行卻遭到部分歐盟議員的批評。



 



華盛頓正致力與歐盟結盟,以對抗北京在全球的擴張;不過歐盟各大企業也很依賴在中國的投資。《南華早報》報導稱,米歇爾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就在米歇爾訪問中國之前,中國各地爆發大規模的「白紙運動」,抗議當局過於極端的防疫措施。「政客網」認為,這次出訪的時機不對。米歇爾也向北京領導強調,必須允許民眾和平抗議的權利。



 



前中共黨魁江澤民11月30日被官方證實去世後,官媒及入口網站首頁均改為黑白色,新聞聯播更用48分鐘播報。民間指其死訊有效轉移了「白紙運動」的焦點。中央社報導,新華社是在11月30日下午4時32分發布江澤民的死訊。儘管江澤民病危的消息10多年來不時傳出,但新華社的發布仍然引起中國民間關注,成為網路熱搜話題,迅速取代台面上最熱門的防疫及台面下最熱議的「白紙運動」。(文章授權轉載自看中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