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這幅圖讓我看到「報應」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2年10月01日 00:02:00

昨天(9月28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號的一篇文章〈摘口罩!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被中国網民熱轉,乍看標題插圖,幾乎有美麗誤會,以為黨媒要跟「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偉大領袖對着幹。細看日期,哦,原來是2019年8月18日發布的舊文。



 



文中「口罩」,指香港反修例運動參與者佩戴的口罩,而非2020年以來中国人為配合「防疫政策」而不敢脫下的面具。中国網民突然傳閱這篇舊文,當然不是為了紀念八年前的香港「928」,而是含沙射影,旨在表達對中共「動態清零」、「閉關鎖國」的不滿。但香港人見到這篇文,也許只會覺得冥冥中有天意。



 



再過幾天,林鄭月娥頒佈的《禁止蒙面規例》──即禁止市民在集會及遊行時遮掩臉部──就頹然步入三周年,諷刺的是,這條半死不活的所謂禁蒙面法推出數月,全港官民就要「違法」蒙面,甚至於林鄭後來偶爾露出她不甚雅觀的口鼻,也要飽受朝野千夫揶揄。



 



如今林鄭下馬了,香港也「開新章」了,可是臉還是要蒙下去,十四億東亞壯士想「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依舊遙遙無期。2019年香港人被禁戴口罩,上天就叫全中国人蒙面;香港人徒勞無功搞「和你飛」,上天就讓三跑、大橋、高鐵、郵輪等統統「清零」,連中国也跟西方脫軌;香港人想發動大罷工,上天就令中国失業率飆升…



 



中共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今天表示,「中華民族嚇不倒、壓不垮,不怕鬼、不信邪」,說得真好。假如上述現象不是天譴,那肯定是「習爺爺」在溫馨回應市民的訴求了。習近平的心,果然一直牽掛着香港人。



 



如今香港政府聲稱為「防疫」鬆綁,爭取香港經濟偉大復興,明眼人都知道是徒勞無功的,因為那「死結」根本不在「0+3」抑或「0+0」,而在於非鹿非馬的「清零措施」,最明顯的就是什麼「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



 



以防疫同樣偏向保守的台灣為例,台灣今天宣布10月13日將實行入境「0+7」免居家檢疫新制,開放各國旅客來台(不包括中国大陸、香港和澳門)。儘管台灣「0+7」似較香港「0+3」嚴格,但細節才最重要:那七天自主防疫,旅客若有兩日內的快篩陰性證明,已可在餐廳用膳,而香港那家居醫學監測的三天,只可以返工返學,卻不能進入食肆、酒吧等。



 



近幾年,台灣即使在抗疫最緊張的時候,也只要求你進入食肆、商店、夜市等地方掃QR code(現已完全取消),從未為了谷針而搞什麼「疫苗通行症」。反觀「好安全」的香港,即使推出「0+0」,旅客也要像香港居民一樣,去哪裏也得掃碼,聽說還要到郵局排隊領「臨時疫苗通行證」,試問多少外國遊客會同你癲?



 



今日《紐約時報》有篇文章,題為「放鬆疫情管控後,香港能否恢復『國際都會』的往日光彩?(After Pandemic Barriers, Can Hong Kong Recover as a Global Metropolis?)」,答案是什麼,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最後,我有一小小建議。要恢復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港府必須毫不含糊講好香港故事。你虛無飄渺講什麼「0+0」,對外國人來說香港仍是一個零,因為他們只聽得懂簡單的「living with COVID」,不會明白「0+0」背後那些令人暖心的「通行證」、「安心出行」及「紅黃碼」。



 



但香港官員至今無人敢用「living with COVID」這個口號,反而只見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說:「『與病毒共存』從來並非選項」。這就對了。宣傳必須要有自信,香港政府應該直言「寬鬆了的動態清零仍是動態清零」,並以「全球最乾淨的國際都會」推銷自己,才算講好香港故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堅持下去,「一国兩制」必定大放異彩。請港官緊記:即使徒勞無功,也勿忘習總初衷。(本文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