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宣布,自2022年起不再參與世界大學排名,也不再向排名機構提供相關數據。隨後南京大學與蘭州大學亦宣布將「去國際排名化」,引發熱議。由於習近平4月24日甫到人民大學調研,直指「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後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而是要紮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故外界推測,人大舉措或許和習近平要求大學與西方脫鉤有關。
另外,亦有專家與網民認為,除政治因素外,「商業考量」也可能是大學退出國際排名的原因。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黃錦輝副院長表示,作為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人民大學,相較於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等中國名校,在國際排名較為後段,不利招生與辦學,故不積極參與。本文討論中國大學陸續退出世界大學排名的因素,以及後續影響與可能發展。
目前國際間主流的大學排名系統,包含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THE),以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 & World Report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其中QS評分著重全球聲譽、學術產出品質及影響力與國際化程度;THE以教學、研究、論文引用、國際化與產業收入等5個範疇為指標,U.S. News的衡量指標則有13項,偏重於學術聲譽,文獻發表、學術成果和國際交流。
2022年3所學校的排名(如下表)。上述三所大學皆為中國官方明列的「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但中國人大的世界排名,甚至比南京林業大學等「雙非」學校(非985工程、非211大學)還低,不符合中國社會普遍認知。此外,多數中國網民認為,原先學校為滿足國際評比標準,罔顧中國教育與文化主權,特別是為達到國際化,大推英語教育與給予國際學生、外籍教師大量福利,有損中國學生與教師權益,故支持官方發展「自主性」與「中國特色」。然而,也有為數眾多的網友擔心,此趨勢將使中國高等教育更為封閉,中國大學若不參與國際排行,可能會導致國際認可度下降,進而影響學生的留學申請。
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
有趣的是,雖然人大在國際排名中「名不符實」,但南京大學的世界排名不差,且係首個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引進中國科研評價體系的學校,2020年南京大學仍公告該校獲得THE中國大學排名第六的訊息,故「排名低估」、「排名影響招生」的情形應不適用於南大。此外,中國大學過度重視國際排名的現象沉痾已久,教育界亦不乏檢討聲浪,為何近期才有大學陸續規劃將「去國際排名化」?
從習近平4月份的講話提到「不能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與《人民網》社評表示「大學各有特色,需要分類分層評價」,以及2022年2月中國教育部發布之《關於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觀察,未來北京官方或以「雙一流」大學的評估標準為基礎,構建「具中國特色」、可反映各大學特色的多元評價機制,並透過與國際交流合作、向國際組織輸送人才等方式,推廣「中國標準」的評斷機制,藉以提升中國參與國際教育規則標準制定的話語權。
然而,近年來北京官方對大學的思想教育管制更為嚴格,再加上近期中國各地大學生因不滿校方與官方強硬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各地進行示威抗議,更有學生高喊「打倒形式主義」、「打倒官僚主義」。可以預期,未來中共將更加限縮大學辦學自主權,大學如何在此狀況下發展具特色的教學模式?更遑論要制定,甚至於在國際間推廣「中國特色」的評斷標準。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政策分析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