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專欄:美中貿易衝突趨緩改變不了中國經濟下行事實

蔡明芳    2021年11月22日 07:00:00

繼美國商務部停止調查中國太陽能廠規避美國關稅案(刻意前往東南亞國家設廠生產製造)後,美國貿易法院又於16日恢復豁免雙面太陽能面板的進口關稅,該進口關稅的降稅期程原來規劃從2018年到2021年的進口關稅分別為30%、25%、20%與15%,但是,前美國總統川普於2020年10月宣布取消對於雙面太陽能面板的關稅豁免,同時,將稅率由15%調高至18%。在停止對中國洗產地的調查,以及恢復豁免太陽能面板的關稅後,對於身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面板製造國的中國而言,在出口上自然有不小的助益。面對美國對於中國太陽能產業的貿易政策改變,大家自然會好奇是否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會出現變化。



 



首先,就太陽能產業而言,由於過去太陽能產業在中國廠商持續擴廠與進行殺價競爭下,許多太陽能廠商多已退出市場,進而使得目前太陽能模組、太陽能電池與其上游的原料多掌握在中國手上,因此,各國目前要以發展太陽能光電來作為再生能源的做法,對中國的太陽能產業將會有高度的倚賴,同時,其他國家的太陽能產業上游產品也難以和中國廠商競爭或已經沒有自製能力。



 



此外,在太陽能上游產業多由中國掌握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業的貿易制裁政策,對於其他國家的太陽能轉單效益也極為有限。在全球塞港與缺櫃問題仍未停歇之際,運費的高漲也會讓轉單的情況更不可能發生。因此,在無法有替代生產方式的情況下,美國對於中國太陽能產業的貿易政策難以持續是可以預見的。



 



其次,就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業的貿易政策改變,就隱含美國可能進一步撤銷關稅而言,假設美國真的逐步撤銷對中國的高關稅政策,本文認為可以分成兩個面向來討論:



 



第一,由於中國在美中貿易衝突後,中國政府對香港的態度以及其國內產業的加強監管與共同富裕政策,必然會造成廠商的投資信心大降,因此,不管美國有無逐步撤銷對中國的高額進口關稅,都不會改變中國對自己國內產業與對香港所造成的傷害,也不會降低各國對中國造成其國內政治與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擔憂。



 



第二,在美中貿易衝突後,中國還經歷美國的科技管制與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使得國際大廠紛紛選擇在東南亞與南亞等國新設廠商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更有許多台商直接回台灣設廠,換句話說,自美中貿易衝突以來,廠商移出中國或在中國以外增加新生產線的趨勢已經形成,因此,美中貿易衝突緩解當然可能會使得中國出口廠商受益,但所增加的效益應該有限,一方面是廠商已經外移,二方面是許多較無效率的廠商在歷經科技管制與肺炎疫情蔓延後可能已退出市場。因此,本文認為美中貿易衝突減緩對中國的好處正在降低。



 



過去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對於中國的貿易政策曾表示會維持既有的關稅,若再考慮美中領導人於本月16日舉行的視訊會議言論來觀察,美中貿易衝突會繼續趨緩的主張可能不會發生。



 



最後,無論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是否會有較大幅度的轉變,美國對於中國的先進科技管制都不會改變,各國政府面對敏感科技產業的保護也會有更具體的內容,以避免中國進行技術竊取或敵意併購。若中國科技本身無法自力自強,則在面對人口老化、投資信心降低與技術自主能力不足時,中國出現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將大提高。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