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你兩巴掌」的坦誠與欺詐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    2022年01月21日 00:03:00

像是「小孩不講理,有的時候真的是打兩巴掌他才知道厲害」這種發言,其實沒有什麼好訝異。



  



這種論調,在那個國家相當常見,甚至可以說反映了中華政治文化的核心,也就是根深蒂固的家長式思維。在這種思維之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被類比於「家長」與「卑幼」。這個「家長」可以大幅擺佈臣民的生命、身體、與財產,彷彿他們只是供人任意處分的物件。



  



可能會有人從古籍當中尋覓一些關於「仁政」的論述,來反駁以上說法。是的,我知道,那些書有些我也讀過,但現實不會因為詞藻而改變。事實上,這種家長式支配,與「家暴合理化」的基礎密不可分。否則,又怎麼可能建立江山一統的「美好中華」?



  



如果要尊重各地的在地認同與個別差異,帝國連一個世代都維持不了。由一個強大的家長式核心,不斷對各地進行暴力鎮壓,乃是維持這種政治秩序的必要條件。所謂「和平」,就是鎮壓得以順利進行的狀態。



  



若你不願意服從這種統治,就是違逆人倫的逆子,理應鐵拳伺候。依照這種家暴邏輯,發生暴力的責任當然是在被打的那一邊,而不是打人的那一邊。只說「打兩巴掌」,他們可能還覺得已經相當節制了。



  



這就是他們的想法。講出這種話的人,還真的有可能是出自肺腑。功利層面的企圖或許有,或許沒有,我不知道,但反正也不重要。至少,這種發言與他們的「祖國情懷」一脈相承,具有高度的思想一致性。而且坦白說,認同這種講法的人還真的不算少,只是大多數人沒有那麼心直口快,不願意直接講出「打」這個字罷了。



  



委婉的人,會用比較迂迴的方法來說,比如說我反戰、但你也要退一步啊、一家親啊、團團圓圓啊、落葉歸根啊、民主中國終將實現啊、在一起也沒什麼不好啊,諸如此類。



  



實際上,這些論調就是要勸誘遊說對象相信,一個前科累累、而且現在還在不斷打人的家暴犯已經(或即將)洗心革面,變成充滿正能量的陽光暖男,只要跟他在一起,從此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What the hell is this?



  



說穿了,這就是非常粗糙的詐騙話術,把「任人宰割」包裝成「和平」,詐騙技術水準比地方法院裡隨處可見的案件還低。但是,這種等級的話術卻被許多公眾人物翻來覆去講述不休,還可以據此裝模作樣,擺出一副客觀超脫的樣子。單單是這個事實本身,就說明了臺灣公共言論市場的問題有多大。



  



相較之下,對於前知名演員的發言,我在精神層面的不適還比較小一點。最起碼,跟那些矯揉造作的說詞相比,這種發言比較坦誠。



 



※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標題:「家暴合理化」的坦誠與欺詐原文連結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