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官非鬥到十二分不可

顏純鈎    2020年05月03日 00:00:00

戰狼外交,性格決定命運



 



中共外交上的處境,自香港反送中運動開始逆轉,西方一改與中共互利互惠的原則,紛紛主持正義,支持香港人的抗爭,美國更立下「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盯緊香港局勢。



 



武漢疫癥以來,中共的戰狼外交更得罪全世界,到今日,美歐各國都已翻臉,印度巴西這類中等國家也都擺起臉色,連一些歐非小國,像捷克﹑瑞典﹑坦桑尼亞﹑尼日利亞等等,都口出怨言。最近中菲兩國政府,聯合制作一個視頻,找兩國歌星合唱一首歌,歌頌中菲友誼,結果菲律賓人一面倒喝倒采,證明人心向背,中共大外宣到處碰釘子。



 



現在表面上還能與中共說幾句話的,只剩俄國與北韓,但普京固亂世之梟雄,怎麼會笨到與習近平同穿一條褲子?不久前俄國借慶祝二次世界大戰的易北河大會師,與美國套交情,普京還邀請川普訪問,只是川普沒有應邀而已。



 



當年毛澤東推動「乒乓外交」,用的是「遠交近攻」大戰略,借美國聲勢與蘇共角力。今日俄國國力非當日可比,自身難保,習近平反倒「遠攻近交」,攻的是數十年來扶助中國的美國,交的是歷史上屢屢欺負中國的俄國。



 



習近平靠得住的,只剩朝鮮一個難兄難弟。可惜是朝鮮長期靠中國,中國從來不敢指望靠朝鮮。近日金正恩失踪,北韓局勢詭詰,中共反倒要分心去應付北韓危局,說到底,今日中共伶伶仃仃,唯有靠自己。



 



分明內部問題很多,本應盡量減少外部壓力,習近平反倒在國內沉疴難起之際,大舉與各國翻臉,陷自己於腹背受敵的災難性處境,說習近平兵法足與孫子比肩,實在貽笑天下。



 



習近平是紅二代,紅二代被喻為「八旗子弟」,因有父輩蔭庇,天生狂妄,老子天下第一,從來不把人放在眼裡。紅二代骨子裡又有一種好鬥的天性,祖輩是暴力奪天下,紅二代也天生一股蠻勁,以為敢想敢幹就能所向披靡。



 



分明自己處境不妙,應該想辦法以柔克剛,避其鋒芒,攻其弱點,挖對方牆腳,壯自己聲勢,習近平統統反其道而行之,面對複雜嚴酷的形勢,唯一想到的,就是鬥爭一途。對內準備鬥爭,對外也開展鬥爭。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鬥爭主調一旦定下來,下面的人個個爭先恐後。



 



在體制內,右傾軟弱是立場問題,犯了錯就沒有好下場,反而左傾進取是方法問題,犯了錯並非死罪。此所以張曉明、王志民犯了大錯,都只是略微降級,而孫力軍就只有收監的下場。



 



外交官駐在各國,山高皇帝遠,與駐在國的關係,大者要請示,小者自己見機行事。外交官都受過嚴格的訓練,有一套與駐在國周旋的傳統手腕,本來不應如此失格。可惜人人左毒上腦,既然鬥爭是基調,鬥字當頭,習近平要他們鬥到十分,他們非鬥到十二分不可。



 



近日中國駐澳洲大使出語不遜,引起當地政要憤怒,中國駐捷克大使又逼死人家的議長,證據確鑿,惡性事件相繼在兩國朝野掀起輿論風暴,話說出去收不回來,事情做了又抵賴不得,如此澳洲與捷克又成了敵人。



 



習近平自己下令鬥爭,他又不能時時處處親臨指導,下屬生怕右傾受罰,往往做過頭,習又很難指責,如此一來,習近平又給屬下外交官綁架了。下面的人幹了蠢事,習近平要負總責,最後是給自己挖最大的坑。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更別說今日經濟科技都互相依存,關起門來鎖國,其結果是不但鎖不住,反倒令自己的屋子更快從裡面朽壞,一旦屋子坍塌下來,一道生鏽的門又有何意義?美國人稍微限制一下電腦元件出口,中共的衛星已經三次發射失敗,以此類推,往後豈不是凶多吉少?



 



在江朱朝、胡溫朝,外交戰狼從未出現,因為江朱胡溫都不是紅二代,當年的中共也遠沒有像近年這樣財大氣粗,不知天高地厚——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永遠不會過時。



 



自作孽不可活,這句話也永遠不會過時。(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facebook顏純鈎作者專頁



 



※作者為香港作家/曾任《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匯報》副刊編輯及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