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政黨輪替的困局與可能解方

陳俊光    2024年01月19日 00:00:00

無論是路線、政績或人選(包括總統與立委),民進黨都遠遠優於藍白政黨,但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大勝。這是因為既存利益結構與中國認知作戰,更是因為民眾期待政黨輪替。



 



為了保護脆弱的自信心,多數人會把所有的不順利歸咎於他人(周遭的人或執政者)、把所有的成就歸功於自己。因此,執政越久就必然被更多人憤恨、卻很難獲得更多的感謝;所以政黨輪替必然會發生、遲早而已。



 



此外,執政就掌握資源、就會吸引逐利者加入,無論多麼努力清掃、都難免藏汙納垢。而人或黨派的思考必有盲點,無論是左的或右的理念、強調生態或開發的主張,不被牽制就會過猶不及;政黨輪替恰好能修正路線、避免某個方向走過頭。所以,在正常的民主國家、政黨輪替也是應然。



 



只是,台灣不是正常的國家,好幾個政黨不忠於台灣、與侵略者眉來眼去,導致台灣有著弔詭的困局:一旦發生政黨輪替,可能就再也沒有民主的選舉、也不會有下一次政黨輪替的可能。



 



然而,多數民眾忙於生計、無力關心地緣政治與台灣歷史,對前段所述的弔詭困局無知無感。因此,即使選前台派努力宣傳民進黨政績、努力說明「捍衛民主比政黨輪替更優先」,仍然有許多選民期待政黨輪替、並投票給親中政黨。



 



選前,因為認知到「政黨輪替既危險又難以避免」,台灣基進提出了「讓第二個獨派政黨進入國會」這樣的解方;但選舉結果說明了此事不易實現。另一個解方可能是:民進黨分裂,整合基進社民綠黨等本土政治組織,再重新組成左右兩個忠於台灣的政黨;兩個本土政黨經常辯論政策並爭取輪流執政、必要時合作對抗親中勢力,即所謂「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這樣由左右兩個本土大黨(以及其他小黨)競爭的政治格局,除了能避免政黨輪替的弔詭困局,還有額外的好處:深化政策討論、減少民粹政客騙票的空間。事實上,這也是先進民主國家的常態:左右兩大黨與其他小黨結盟、互相競爭,但都忠於國家,絕不會有與侵略者互通聲氣、甚至主張「本國(台灣)是外國(中國)一部份」的政黨。



 



當然,以上的解方同樣不容易實現、也過了最佳時機(2020前後)。但是,如果我們希望台灣長治久安、希望台灣擺脫「政黨輪替就會失去民主自由」的困局,我們就必須思考新政治格局的可能。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台灣基進中評委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