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業部的專案進口雞蛋政策,因過期引發食安危機的討論,連「混蛋」等字眼都被說出口,更甚者,還有專家撰文說該政策9-12月將造成140億元的損害,逐漸發展為雞蛋不該進口的態勢。但這是違反常理的,國內生產不足就是要進口,才能造福廣大的消費者,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應該沒有人會說不能進口石油?也應該不會有人會說,從中東進口石油太遠,一定要從中國進口吧?
那到底專案進口雞蛋政策有沒有效呢?這要先問為何要專案進口雞蛋,當初進口雞蛋就是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今年3月開始開放進口雞蛋。而農業部資料顯示,庫存有許多進口蛋到期,這正說明市場上雞蛋過剩沒有不足,此政策已解決了供不應求的問題。
接著由市場價格的波動驗證此政策,第一批進口蛋3月底抵達,7月的雞蛋產地價格就從5月的每台斤45.5元降到40.5元,馬上回到去年11月正常水準。而且7月每日雞蛋產量比6月還下滑20萬顆,這是進口雞蛋政策所造成價格下跌應無疑義。所以從價量的角度,農業部的進口雞蛋政策是有效的,我們應該從比較正面的態度來批評此政策,有缺失朝改善的方向修正即可。
目前蛋雞數量約為3375萬隻,接近去年10月水準,每日雞蛋產量約2310萬顆,與2400萬相比仍存在微短缺,在全球禽流感嚴重下,進口雞蛋政策仍然刻不容緩,須持續推動精進才是正道。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副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