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有廚餘」 而是「沒有意識到廚餘」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    2023年11月04日 07:00:00

「吃飯沒有廚餘」基本上是不具持續可能性的事。即使不考慮菜餚過剩的因素,食材也一定要去除不能吃的部分。蚵有壞蚵要挑除,魚有骨頭要丟棄,就連香蕉也有香蕉皮。這種事不需要多會做菜才能理解,而是基本的生活常識。



 



如果有人可以真心講出「我吃飯從來沒有什麼廚餘」這種話,若不論精神異常的可能性,大概就只有一個解釋:此人從來都不需要經手廚餘處理的環節,也未曾意識到有人幫他做了這些事,所以完全沒有「吃東西會產生廚餘」的認知。



 



而且,這樣的人對於日常生活的現實感,顯然非常扭曲。



 



廚餘多寡是小事,但會講出這樣的話,頗能反映所謂「新政治」的一個特色,也就是對於社會秩序得以維繫的成本與前提,極度缺乏應有的認知。「新政治」的支持者往往沒有意識到,正是因為有人不惜弄髒自己的手,承擔起「處理廚餘」這類辛苦費事的dirty job,所以社會秩序才能維持下去。



 



他們自己不去做這些工作,久而久之,就以為這些事不需要存在,甚至還對幫忙處理廚餘的人大加撻伐,聲稱這個社會之所以會有廚餘存在,都是這些「別有居心」的人弄出來的。然而,他們卻忘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一盤誘人的菜餚得以端到秩序消費者面前,正是因為有人「處理廚餘」。



 



對於秩序的成本與前提沒有認知,跟「沒有責任感」基本上是同一回事。所謂「新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對於社會秩序沒有責任感。他們盡情地揮霍秩序,以為有無限的食物可以大快朵頤,宛如林夕的那句歌詞:



 



「離時代遠遠,沒人間煙火,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



 



然後,有一天,這種「新政治」的代表人物,出來得意洋洋聲稱自己曾經否決掉廚餘處理廠的計畫,因為他自覺「吃飯從來沒有什麼廚餘」。



 



這真是一個充滿象徵意味的隱喻。(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