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日前公佈國人2022年前10大死因。相對於歐美許多國家新冠肺炎自2020疫情開始兩、三年來即成為前3大死因,台灣力阻新冠肺炎兩年多,在疫苗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後,去年2022五月隨全球逐步開放相關防疫措施,新冠肺炎也首度進入國人十大死因榜第3名。2022年COVID-19造成14,667例本土死亡案例,死因數僅次於癌症死亡51,927人;心臟疾病的死亡人18,944人,些微超過之前第三大死因肺炎(死亡數14,320,退居第四)。
有公衛專家批判「新冠有藥、有疫苗,是「不該死的傳染病」,竟成為第3大死因,並導致嚴重的超額死亡,是政府防疫失敗的證據」,這是典型僅從台灣看天下失之公允評論,對台灣辛苦三年的防疫及全體醫護人員與民眾的高度配合防疫努力不盡公平。新興傳染病COVID-19肆虐全球,沒有任何國家倖免,要客觀、科學地評估台灣政府與民眾是否防疫成敗,需從國際衛生比較的角度來看。否則如同報導所批評,最早有治療藥物,又最早施打疫苗的美國、德國與英國及所有富裕國家,COVID-19死亡率與總超額死亡率幾乎都高於台灣,三年來COVID-19也高居前三大主要死因,全球有哪個政府可說防疫成功呢? 我們或可輕易地說美國、德國與英國防疫失敗,但嚴格來說,沒有這幾個國家長久以來對尖端生物科技的投資,以人類前所未有的速度製造出有效的COVID-19疫苗,全球目前可能還未走此百年大疫情。
除了COVID-19直接造成的死亡數,因死亡可能合併其他疾病或因未進行COVID篩檢與通報,並不會歸類在COVID-19直接死亡原因下,國際上通常以COVID-19大流行期間超額死亡率來進行比較,比較總體死亡人數能較準確評估COVID-19所造成的人口健康衝擊,主要的做法是根據過去數年平均或趨勢預計的死亡人數相比,COVID-19流行特定時期內死亡率及人數的增加。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疫情尚未爆發前2019年,全台總死亡數為17萬5424人,比2018年增加2565人;2020年,新冠疫情第1年,因政府嚴守邊境,口罩實名制的措施,將病毒阻絕於境外,整體死亡數不增反減為17萬3067人,比2019年減少2357,台灣因人口快速老化,每年總死亡人口不斷增加,2010年有14萬四千餘人死亡,到2019年全國增加到17萬人五千餘人死亡。總死亡人數因人口老化增加的趨勢十分明顯。我們以此十年趨勢推估,台灣在疫情頭兩年2020-2021,事實上有較預期值低的總死亡數(分別低-4.54% 與-0.31% 共約-4.85%),台灣在疫情頭兩年可說沒有人口超額死亡,國家防疫表現絕對是全球最佳之一。台灣2022年的確有較推估值高的死亡人數(+10.77%),若以延滯死亡回歸平均(2020-2021偏低的死亡,可能回歸到下年),台灣這三年超額死亡數不到6%,不到富裕OECD國家的一半,且台灣總超額死亡數可被COVID-19解釋比例極高,顯示了台灣在疫情通報與篩檢的透明與正確度。
以下我們整理數個國內外單位對全球各國疫情表現的評估,與上述我們進行的分析可說完全一致。
1、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各國COVID-19計算:COVID-19 outcomes across OECD countries
OECD 以2015-2019各國五年來平均總死亡數,相對於2020-2021超出之死亡數,此方法未考慮人口老化死亡增加的因素,以此方式計算,台灣超額死亡率為相較於2015-2019 在2020-2021年增加4.3%,依舊低於多數國家。
2、世界死亡率資料庫
依據Ariel Karlinsky 和 Dmitry Kobak 以世界死亡率資料,依照2015-2019的死亡數來建立迴歸模型進行推估。將超額死亡率轉換為百分比 (P score),例如英國在2020年5月中的P score得分為20%,死亡數比預計死亡數高出20%,即提高兩成。(Our World data)
3、 經濟學人COVID19超額死亡及COVID-19報告死亡
4、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全球COVID-19 資料中心報告(Johns Hopkins Coronavirus resource center) COVID-19病例死亡率與每死亡人死亡數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截至2023年3月10日的資料,台灣COVID-19感染數總數為:970,937,COVID-19死亡數為17,672,病例致死率為0.2%
每十萬人COVID-19死亡數74.20,台灣表現比美國、英國以色列等都好,與最優等生澳洲(76.88)比南韓(66.5)、日本(57.72)接近。其中台灣COVID-19病例致死率為0.2%,與日本澳洲接近,是全球相對較低的國家。
綜合以上述國內外數據資料,台灣在疫情控制上採取較快速的管制措施,加上疫苗及口罩的普及,與其他OECD國家相比較,台灣與日本及北歐的挪威、芬蘭與丹麥差不多,比整體平均要好。以牛津大學Our World in Data, 經濟學人及Johns Hopkins Coronavirus resource center等分析來源來看,台灣比美國、英國等先進國家表現佳,與新加坡、南韓、日本、紐西蘭與澳洲並列全球COVID-19表現最佳國家。
此外,除了大疫情對人口健康與死亡衝擊,若再以疫情期間社會經濟活動受限程度來看,台灣在COVID-19三年期間,生活正常度可能是全球最佳,經濟表現也是全球最佳之一(4,9),這更凸顯台灣防疫單位與全體民眾,在這三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表現及信任政府,遵守防疫規定值得全球借鏡,我們實在不應妄自菲薄。
國內衛生界反而要以台灣抗COVID-19成功的故事為最佳重要關鍵範例,向全球衛生界大聲疾呼,台灣在全球衛生與傳染病防制乃是世界重要資產,台灣應獲邀參與WHO及所有國際衛生活動,提供台灣寶貴的全民健保與抗疫經驗,我們認為這才是科學與國際政治上正確與合理的反應。
※高志文(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衛生安全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怡樺(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白其卉(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