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的保溫策略

余宗龍    2023年07月19日 00:01:00

在民心思變下,2024的總統大選有過半民意希望能政黨輪替,但趨勢仍呈現:非綠的三個和尚沒水喝,至今仍難團結,互相搶票。副總統賴清德的支持率仍穩居三成五上下,領先群雄。客觀看來,在野勢力的整合,決定2024會不會變天。於是「老二之爭」成為各陣營努力的目標,目的在於搶當「非綠大聯盟」成形後的共主地位。



   



藍營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調持續墊底,讓黨內傳出「換侯」聲浪不斷。連一向被視為挺侯大將的沈富雄和立委鄭麗文都搶先認為他當選機率已不大,藍營內亂看似山雨欲來。各家民調趨勢亦不約而同地顯示,三腳督狀況,侯友宜繼續當老三;四腳督、當老四。侯和他的團隊過去打慣了順風球,許多事情看似沒有提早預備、欲含糊帶過、且面對危機處理不當,導致人設翻車、支持度低迷,誠屬候選人素質的問題,已深植人心,怎麼包裝、效果有限,未來恐怕不易扭轉。



   



反觀,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日前在國民黨內爭取提名總統大選失利,沉寂一段時間後,近日積極與各界會面、尋求支持,採保溫策略、批賴罵綠博眼球,只是郭董若光靠臉書發文、幾次的見面會,支持者恐怕無法凝聚向心力。郭董能遊走於藍、白之間是一種優勢,應繼續堅持到底,對民眾關心的議題提出完整、嚴謹的論述,吸引非綠和中間選民的目光,展現搶當在野勢力反綠共主的企圖心。距離九月中選會連署的時間仍有一段時間,不論最終是否決定投入獨立參選,郭董「為台為民」的態度,將可讓自己在後續欲醞釀的非綠整合談判桌上有一席之地,取得敗部復活的談判空間。



    



當前的總統大選都是在進行政治議題上的攻防,大部分民眾已覺得厭煩,反倒是貼近民眾的生活議題,比較容易引發討論。所以,郭董目前的保溫策略應著重於突顯「不搞政治、拚經濟,尋求和平發展」的理念,不怕人家怎樣講、堅持到底,以政府不做的「台灣阿銘」來作,真心為百姓服務、照顧百姓,力求與其他總統候選人創造出區隔,以貼近生活關注民生議題,重視民眾的需求,提出可行的對策與民眾對話,才能透過媒體傳播,創造話題、跨越同溫層獲得支持。



 





作者建議,郭台銘目前的保溫策略應著重於突顯「不搞政治、拚經濟,尋求和平發展」的理念,不怕人家怎樣講、堅持到底。(攝影:楊毅)


 



舉例來說,之前在類初選時曾提到韓國瑜金句「莫忘世上苦人多」讓他感觸良多,那麼接下來的兩個月郭董應多用自身和相關基金會的力量,解決國內的民生問題,像是四月下鄉走訪彰化果園,農民曾提出當前政策並不符合基層的需要時,郭董曾允諾要建立科技農業,以科技結合農業發展,來強化農業產銷合作,讓整個農業的耕作到銷售更佳效率化。台灣身為農業大國,農家子弟遍及全台,而現在民眾想知道,後續發展如何?這份心意並不需要先坐上總統大位,可以「阿銘」的角色先提出解方、作出改變,展現出真心為百姓服務、照顧百姓的領導者風範。



   



同理,當初在幾場造勢晚會提到的「新十大建設」,要帶領台灣重回世界舞台的策略方針,「阿銘」最近是否又有更深入的想法?還有,台灣如何把握這波全球性的AI新浪潮?究竟教育上該怎麼培養人才,台廠該怎樣利用自身的優勢,在供應鏈裡取得較佳的定位,台灣子弟才能創造改變?真正將競爭力根留台灣?而除了戰爭的不定時炸彈,缺電憂慮也是國際大廠怯步的主因之一。缺電問題不解決,外商留台信心可能越來越低,要如何說服國際大廠來台投資,或是鼓勵廠商根留台灣呢?少了許多優質企業,民眾領低薪的難題,就可能持續無解。



   



因此,郭董團隊不妨整合相關基金會的力量,舉辦講座與公聽會,將政策論述的討論以及解決困境的過程,都放在社群媒體上,讓台灣民眾看到「一心為國為民」郭台銘的生活日常。除了期望拋磚引玉、引發社會共鳴之外,還可塑造出郭董是有遠見、具有行動力,並能真正為台灣人民生活帶來改變的國家CEO。



 



※作者為中興大學教授、英國倫敦大學策略管理博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