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看過內湖舊模樣的老臺北人,我對AIT那塊地以前最大的記憶,就是荒煙蔓草。
在AIT進駐之前,那片介於現在捷運內湖站與葫洲站之間的丘陵地,感覺是相當寂寥的。以生態角度來說還算不錯,山坡起伏,芳草萋萋,沒事不會特別走去那裡。
後來,AIT從大安區遷移至內湖當地的消息確定之後,周邊興起的高樓建案,競相以AIT作號召,區域發展與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到了現在,AIT附近的樣子,已經跟我二十年前記憶中的模樣大有不同。
當然,不能誇大單一因素的影響。內湖很大,影響因素不只一個,捷運內湖線的落成、以及內科的興起等等,都是刺激內湖發展的重要原因。不過,至少就金湖路∕康寧派出所周邊一帶而言,要是沒有AIT進駐,要發展到現在那麼興旺的模樣,大概不太容易。
然後,就因為人家現在有擴大規模的需求(這對內湖發展其實是好事),想要租用旁邊的公有地,就有人出來說三道四,說是美國人要佔用教育用地(若有建校需求早就蓋了,哪來那麼多小孩?)、說是AIT沒有敦親睦鄰(要敦睦什麼?),諸如此類。
為了煽動反美情緒,什麼話都可以講,彷彿AIT是嫌惡設施,好像人家欠他們的。
某種程度上,這就像是整個臺灣的縮影:發展到略有小成之後,就開始對帶動發展的美國因素嫌東嫌西。
隨便,我無所謂。反正我現在也不住內湖了,那個地方的浮沉起落不關我事,頂多只是要去士林地院內湖民事辦公大樓開庭。那塊公有地不租,AIT自有其他辦法。
話說回來,那塊地若不給AIT用,我倒是很樂見規劃成社會住宅或中繼住宅,紓解租屋市場,促進「居住正義」。而且,內湖應該真的有更多社宅的需求。
不過我大概可以保證,要是主事者真的這樣規劃,周邊會有一大群人冒出來反對,深怕社會住宅拉低了當地的房價,就像現在臺北市某些地方發生的狀況。不用懷疑,敝市很多人就是這麼幹的,這個城市就是這麼難搞。
然後,有意規劃社宅的公務員輕則碰一鼻子灰、重則撞得頭破血流,事情不了了之。那塊地就繼續空在那邊沒有辦法充分利用,在悠悠歲月中閒置,放到不知何時的未來。
這大概會是很有可能的一種劇本,假如AIT沒有租到的話。
當然就生態角度來說也不算壞事啦。
※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原標題:有關公有地的二三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