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交替,一如往年,不少專家與媒體,開始預測未來世界的可能走向與趨勢。對2023年,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因應通膨高漲,我們面臨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這世界將告別長達二、三十年的低利率時代。
這種說法,不能算是預言,因為美國聯準會已在去年多次大幅升息,將利率調至近5%的水平。真正關鍵的問題是,高利率是否會成為常態,成為名符其實的「歷史轉折」。
經濟學家對此的標準答案是,高利率既因高通膨而起,那就要看通膨何時降下來而定。
這是個經濟正確的答案。但我們的世界,是朝著經濟正確的方向前進的嗎?這可能就是我們眼前的經濟預測的盲點。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一言蔽之,一群所謂的華爾街天才,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把金融體系搞垮了。華爾街說服了美國政府,美國政府與媒體則是說服了多數的人們:不救這場危機,所有的人都要倒楣。救的方式,是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
2023年回顧,救市的真實結果是什麼呢?全球性的貧富差距加大,有參與金融遊戲,有本事從銀行借錢的都發大財,沒參與的,保守行事的,薪資增幅有限,通膨你躲不了,房子你買不起。
這十五年的歷史,算是經濟正確嗎?在股市崩盤、通膨驟起之前,你說服不了幾個人,這是不正確的,即便時至今日,你可能還是說服不了幾個人。普羅大眾的悲哀是,根深蒂固地相信,這些專家泡製的,對自己不利的「知識」。
經濟正確與否,要看你政治上站在哪裡。要是便當漲十元就影響了你的生活品質,臺北的房價你只有望屋興嘆的份,過去十五年的經濟政策,不會是正確的。
那,未來十五年的經濟會是正確的嗎?升息有助抑制通膨,或許可以暫時阻擋便當再漲十元,讓你看房子的脖子不用抬得更高,對中低收入者是有利的。但有能力從事金融投資的人不開心。
今天媒體與經濟學家的經濟正確,實則也在宣告,政治的天平要往另外一端傾斜了。我不是算命師,而是只有一個簡單的提問:如果華爾街/政治人物/媒體組成的權力菁英沒變,也沒人迫使他們改變,那天平為何會變?
在我看來,現今打通膨的作為,只是權力菁英避免天平過於傾斜而倒塌的權宜之計。這種權宜,可能要比多數人設想的,要來得既小,且短,因為這天平未曾是持平的,也不是只以經濟來度量的。
金融遊戲再起的時間不會太久,你如果既不想參與這場遊戲,也不想起身改變這個體制,而只是說,你看吧,我說會崩。那你可能依舊是,下一輪的財富被分配者。
※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